钥匙一扔就失忆 话到嘴边突然emo 出门总觉得没锁门 别慌,偶尔忘事很正常 但如果“越来越频发+持续3个月以上” 那可要注意了 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 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我们为你整理了一份 【年轻人也该看的大脑养护指南】 帮你远离认知障碍 守护记忆与健康 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副主任医师 郑岚(右)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副主任护师 刘静(左)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考能力和日常行为能力的持续下降。它属于“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健忘都是阿尔茨海默病。 哪些人风险更高? - 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 有家族病史的人 -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 长期吸烟、饮酒、睡眠不足 - 情绪低落、缺乏社交、感官功能下降(如听力、视力) 【提醒】:就算有以上风险,也不一定会得病!通过积极干预可控因素,能显著降低发病概率。 如果以下情况出现2种或更多,并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尽快前往神经内科或认知障碍专科就诊: 1. 刚做的事转眼就忘(如忘记关火) 2. 原本熟悉的事做起来困难(如不会用洗衣机) 3. 说话词不达意,理解能力下降 4. 分不清时间、地点,容易迷路 5. 判断力明显下降(如乱送贵重物品) 6. 经常忘记约定的事情 7. 东西乱放还怀疑被偷 8. 性格大变,情绪波动大 9. 理解偏差(看地图、认路标像“看天书”) 10. 拒绝社交,总说“累”“麻烦” 吃出聪明脑:“地中海饮食”yyds! 选对油,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抗炎又护血管; 主食换成糙米、燕麦等全谷物,血糖稳得住; 每天一斤蔬菜(尤其深绿色叶菜)、一拳水果(推荐低糖水果); 多吃深海鱼、豆类、鸡胸肉,少碰红肉炸鸡! 运动是大脑的“充电宝”! 基础版:拉伸、床上翻滚(能动就行!) 日常版:快走、太极等有氧运动+平衡训练(防摔很重要) 进阶版:哑铃、弹力带等阻力训练(肌肉护脑实锤) ⚠️建议每天运动30—40分钟,可分次进行,每天坚持一小会儿,比周末狂练更有用! 大脑喜欢玩这些!“越用越灵光”是真的! ✔️ 数独/拼图/围棋——从小白到大神循序渐进 ✔️ 线下桌游/麻将——边玩边社交,双倍快乐 ✔️ 切换纸质+电子模式——减少眼疲劳 ✨ 关键:别当任务,玩得开心才是正经事! 年龄/基因风险改不了,怎么办? 60%的发病可通过生活方式控制!控血压、戒糖、睡好觉、多社交——每一步都是在给大脑加buff! 年轻不养脑,老来徒伤悲!从现在开始——好好吃、动起来、保持好奇、经常社交! 如有症状,请及时就医: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科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