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5岁的杭州女子小王和朋友
相约到户外拍写真,
结果在草坪上待了半个小时不到,
小王就突然感觉喉咙紧绷,呼吸不畅,
连面部也开始肿胀、瘙痒,
双眼肿得只剩一条缝,
面颊出现大片红斑丘疹。
小王随即来到杭州市中医院就诊,
做了喉镜检查发现
其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明显,
会厌舌面肿成球状,
诊断为:
喉梗阻、急性喉炎、血管性水肿。
接诊医生解释,
草坪上的植物会产生花粉,
小王接触后引发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已严重影响呼吸,
再晚一点很有可能喉头阻塞,危及生命。
花粉过敏为什么会“变脸”?
进入9月,豚草、蒿属、葎草等风媒植物进入授粉高峰。对于过敏体质者,免疫系统误将无害花粉识别为“敌人”,释放大量组胺、白三烯,引发连锁炎症反应,这就是秋季花粉症。常见症状有鼻塞、鼻痒、皮肤风团等,若波及喉头黏膜,会出现声音嘶哑、喘鸣,甚至窒息。
医生提醒,秋季花粉与食物交叉过敏常见,如豚草花粉敏感者进食香蕉、西葫芦、哈密瓜可能出现口咽痒、喉部紧缩,需警惕“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以下人群属于过敏高危群体:
➡️曾患春季花粉症、哮喘、湿疹或有食物过敏史者;
➡️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过敏体质的人群;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较大及肠道菌群失调者;
➡️新近迁居至花粉浓度较高区域的人。
症状易“伪装”
别把过敏当感冒
花粉过敏的症状具有多样性,且易被误判。先来明确它在鼻、眼、气道、皮肤等部位的典型表现:
➤ 鼻:突发阵发性喷嚏(一次十余)、清水样涕不止,伴鼻痒、眼痒、腭痒。
➤ 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异物感,频繁揉眼易形成“过敏性黑眼圈”。
➤ 气道:白天干咳,夜间及清晨加重,运动后喘息,可能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
➤ 皮肤:暴露部位现风团、红斑,或加重原有湿疹、特应性皮炎。
过敏与感冒的区别:感冒常伴咽痛、低热,病程7-10天;花粉症无发热,症状持续至花粉季结束,且随晴雨、昼夜温差波动明显。
若出现以下急症,请立即就医,同时平卧、保持气道通畅:
服用常规抗过敏药后仍呼吸困难、说话不成句。
口唇、眼睑明显肿胀、声嘶、吞咽困难。
咳嗽伴大量白色泡沫痰、胸痛,提示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
皮肤风团融合成片,伴血压下降、意识模糊,警惕过敏性休克。
“过敏星人”收好这份防护指南
➤ 关注花粉指数,若花粉指数>100粒/1000mm²时,建议减少在10点至17点外出,如必须外出可戴口罩、密封风镜进行防护,回家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洗鼻,并立即洗澡。
➤ 驾车时建议启用内循环模式;定期打扫家居环境,尤其是床单、被罩、窗帘等易滋生尘螨的物品,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
➤减少高组胺食物摄入,如不新鲜的海鲜、腌制品等;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
➤ 无症状但已确诊者,可在花粉季前2-4周启动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出现眼痒、咳嗽,加用口服抗过敏药物。若出现夜间憋醒、活动受限,应立即就医。药物控制不佳、年年复发者,可在过敏专科进行标准化花粉脱敏治疗。
图片源自网络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杭州市中医院、浙医在线等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王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