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使命是搭建科研和产业的桥梁:打通‘科研到产业最后一公里’,把实验室的高端材料变成老百姓能用得起的好产品,从论文里走出来面向市场。”
近日,上海聚治集团正式“落户”在宝山的互联宝地滨江园。剪彩仪式现场,聚治集团的创始人张春明博士向大家讲诉了他的创业初衷。“再好的技术,没有经历实战,也只是理论;再尖端的材料,走不出实验室,就永远只是‘论文里的味精’。”张春明向记者回忆道,为了打通“科研到产业最后一公里”,从2015年上海一间50平方米的毛坯实验室,到现在2025年宝山互联宝地滨江园1000平方米的新材料实验室。十年间,张春明以科学家和产品经理的双重身份,倾尽全力,十年磨一剑,一剑出三刃!通过精准纳米分散直击行业痛点——“纳米粒子在使用中很容易抱团,甚至在存储过程中也会发生团聚”。通过设备的改良,把传统“砂磨+分散”推到极致,让陶瓷、石墨烯、氮化硼等在溶液中可以形成单颗粒分散状态,让更多的前沿材料更好的服务于产业。通过纳米分散反向智造,从场景反推材料,公司从源头端进行材料设计同时将分散技术有目的的加入到材料制备中,生产出符合应用场景的定制化产品。
通过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原始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应用场景”的双轮驱动。十年间,公司积累了上万组“材料-工艺-性能”的实战耦合数据,把Know-how纳入保密体系后,向上游开放设备接口,向下游开放应用工艺。用公司的应用数据平台来开发新产品,平均可以缩短研发周期45%,节省费用30%。
现场,聚治集团与埃米三江共同为“新材料精准分散概念验证平台”揭牌,标志新材料企业的强强联手。同时,聚治集团以“技术落地民生”为方向,现场发布了电饭煲内胆、吹风机、热发梳等多款基于9微米技术的创新产品。并与通技签订股权投资协议,与雷瓦和德钛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聚治集团的市场拓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们要让材料走进极端热管理、动态病原体防御、9微米远红外大健康这三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赛道。”张春明表示,未来十年,聚治集团将以开放的姿态,将设备、工艺、检测、认证、标准,全部接口化;让高校、资本、终端品牌,一起走进聚治实验室,形成共建共享的平台。要孵化10家细分领域冠军,服务100家制造企业,培养1000名纳米工程师,打造一个“产业园示范区”。要以股权、期权、分红共筑增量价值,助力中国高端纳米复合材料突破“卡脖子”困境,铸就“长板”优势,让世界再次看见中国材料的力量!
记者:陆倩倩 倪晟罡
编辑:陆天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