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2025年世界泳联中国游泳日即将来临
这是全球首个以城市群为主会场的
群众性游泳节日
上海曾举办过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
2024年世界泳联游泳世界杯(上海站)等
多次国际国内赛事
同时致力于推动全民游泳健身的广泛开展
让更多人在水中畅享健康与快乐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将带领大家透过一张张老照片
探寻上海游泳运动的往昔
场馆中的运动记忆
上海第一座多功能跳水池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市体委选定位于徐汇区复兴中路的常熟运动场,开始筹建跳水池,委托建筑师魏敦山、朱华等主持设计,于1964年8月正式建成,取名为“上海跳水池”。
上海跳水池供游泳、跳水、水球的训练、竞赛和群众性游泳活动使用,设有东、西两个看台,可容纳2800名观众。全池可供450人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水区为5米深,是跳水训练区域,池子纵向划成10条泳道,10个游泳出发台设在南端,跳水台则在北端。整个跳水设施有1米跳板、3米跳板、5米跳板、7.5米跳台、10米跳台。整个建筑犹如船体造型,似舷梯的梯子供运动员上下。
1978年,全国跳水比赛在上海跳水池举行
1980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在上海跳水池举行
1981年,全国跳水锦标赛在上海跳水池举行
中美游泳运动员比赛中
跳水池确保了市游泳队、水球队和跳水队的充分训练时间,对人才的不断涌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孕育了不少尖子人才。与此同时,建池二十余年,历届市比赛和部分分区赛和全国比赛都在跳水池举行,来沪访问的五大洲游泳、跳水、水球队员和一些国际友人均来池参加比赛、表演或观摩。当时,跳水池除五月份维修外,一年四季都对外开放。每年夏季接纳三十万人次,到了冬季,也会吸引市民前来冬泳。
深受市民欢迎的大陆游泳池
1928年7月10日,位于成都路静安寺路(现成都北路南京西路)的大陆游泳池开业(1952年,该泳池被命名为“新成游泳池”)。
大陆游泳池有一个标准比赛用游泳池,彼时在上海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在泳池深水区的两个转角处各装有一台滑梯,攀梯而上可自上而下滑入水中。此外,在深水区的两侧还装有1米跳板供练习。
金锡荣“燕式跳水”
大陆游泳池的票子曾分为“游泳券”和“参观券”两种。游泳券可以入池游泳,参观券则只能登楼观看,故票价比游泳券要低。大陆游泳池在游泳黄金季节过去后,也并非完全荒置、关闭。楼厅曾改为乒乓房,楼下的淋浴室则改为“大陆健身房”,内有沙包、垫子、举重凳、杠铃、壶铃、哑铃、吊环、皮条等健身设备。另有大镜子若干面,主要用于健美练习。入会者每人交费后发给一张淡黄色可折叠的会员证。
赛场上的健儿身影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
1934年5月12日至19日,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开幕,中国、日本、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参赛,设8个比赛项目、5个表演项目。
游泳二百公尺比赛
1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
1935年10月10日至22日,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于新落成的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共有38个省市、2286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华侨人数占比较高,上海代表团规模最大。观众人数每日达五万人以上,均创历届全运会纪录。最终,本届全运会共打破11项田径、8项游泳全国纪录,上海再次获得总锦标。
男子五十公尺自由式比赛
女子五十公尺自由式比赛
女子二百公尺接力起点处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
1979年9月15日至30日,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上海代表团共有696人(运动员517人)参加31个项目的比赛,在游泳项目中收获2金3银6铜。
1982年第七届上海市运动会
第七届上海市运动会于1982年8月10日在虹口体育场开幕,10月21日在上海体育馆闭幕。赛事分市区、郊县和市区少年3个组。28个单位共5948名运动员参赛,4人5次破4项全国纪录,25人1队42次破24项市纪录,12人25次破26项市青少年纪录。
市运会游泳比赛
岑楚云在女子100米仰泳比赛中以1分07秒6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
郭萍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中以2分29秒9的成绩打破全国少年乙组纪录
徐洁在少年乙组200米蛙泳比赛中以2分47秒打破全国纪录
男子100米蛙泳比赛
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
1997年10月13日至24日,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第二次承办的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上海派出总人数达779人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566名,参加全部62个项目中的61个项目角逐。最终上海代表团以42枚金牌和2218.5分获得金牌、总分双第一,并被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水上芭蕾
2000年第五届残运会
2000年5月6日至14日,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上海举行,共有35个代表团共1800多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设田径、游泳、乒乓球、射击、举重、羽毛球、盲人柔道、轮椅网球、盲人门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等11个大项。
2006年第八届国际泳联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
2006年4月5日至9日,作为国际泳坛的顶级赛事之一,第八届国际泳联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在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举行。比赛场地旗忠森林体育城游泳馆由原网球场临时改建而成,在体育馆里搭建游泳池在中国尚属首次。在国际泳联的指导下,赛事组委会仅用两个月就成功搭出一个25米×25米的比赛池和一个25米×10米的热身池。
2006年4月3日,在第八届国际泳联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开池”仪式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乐靖宜和三次蝉联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男子50米自由泳冠军马克·福斯特以一场特殊的“性别之战”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经过5天的激烈争夺,共有4项世界纪录被刷新,中国位列奖牌榜第三名,其中齐晖独揽女子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和200米蛙泳3枚金牌。
齐晖夺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
高畅收获女子100米仰泳季军
吴鹏获得男子100米蝶泳第六名
部分图:上海静安、上海徐汇、视觉中国
来源:《上海体育史话》《上海体育志》
编辑:李纬、沈毓烨
审核:刘智恒
点击上图小程序
小体推荐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