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减了!
但罪孽减了没有?
真诚的悔改和善行才是服刑罪犯真正的重生之路。“刑期可以被缩短,但心灵的救赎永远在路上。”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爬起;犯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不回头。以敬畏之心对待生活,用善行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一
改 造 情 景
罪犯刘某,因犯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 8 年 6 个月,现年 23 岁。刘某案发时只有 16 岁,在同乡的诱惑下,刘某乘坐火车从边陲省份将毒品运至上海,在交接毒品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刘某在未管所服刑两年后移押至青浦监狱服刑。在民警的教育下,刘某完成了过渡,不久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减刑的司法奖励。
减刑后,刘某以为可以放松了,在改造中表现时好时坏,就像坐起了过山车。民警发现后,及时找他谈话:“你的刑期是减了,但你觉得自己的罪孽减轻了没有?”刘某听了一愣。是呀,自己的刑期是减少了,可犯下的罪孽呢?民警和刘某一起细细算了自由帐、经济帐、危害帐、健康帐和名誉帐等五本帐,结果让刘某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的罪孽并没有减少啊。于是,刘某开始反思自己的犯罪危害性,并在日常改造中时刻警醒自己,改造表现也逐步回归正常。
二
罪 犯 感 触
人们常说“减刑”,却很少去讨论“减罪”。在监狱里,我一度以为只要刑期减少了,罪孽自然也就减轻了。但后来我明白,真正的赎罪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要看我们是否真正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是否愿意用行动弥补过去的错误, 细算五本帐:自由帐、经济帐、危害帐、健康帐和名誉帐。只有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这五本“账单”,承认自己的过错,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弥补,才能真正减轻内心的负疚与罪孽。不要纠结于自己减了多少刑,要把心放在赎罪上。人生的路很长,但如果我们只关注刑期的长短,而忽视了心灵的救赎,那么即使出狱后,我们依然会背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无法真正获得新生。真正的自由,不是身上的枷锁被解开,而是心中的枷锁被打破。
三
民 警 点 评
服刑改造就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洗赎罪孽,不仅要认罪悔罪,更要用实际表现赎罪。只有清醒认识自己犯罪的危害性,才能摸清赎罪的脉络,加深对自己的改造的反思,让自己保持改造的良好状态。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教师节特辑】守望初心,铸魂育才 ——我局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
2、“高墙玫瑰”别样红:解密女子监狱四监区党支部如何炼成示范标杆
3、【答服刑罪犯家属问】“申活e号通”及汇款相关问题
编辑:郭 伟
供稿:青浦监狱 杨 帆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