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浦江两岸的灯光,为一群特殊儿童点亮!
首场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活动,将千万盏灯火的温柔,悉数投向孤独症儿童群体,不仅邀请“来自星星的孩子”现场观礼,更与卡通IP“星星人”携手,以“星星点灯”的形式点亮浦江夜景,让那些习惯沉默的孩子们,在光影的拥抱中,闪闪发光。请听报道:
“321,点灯...”外滩观景平台上,随着孩子手中星星棒的亮起,温暖之光循着会场中央的路灯“飘”向天际,无人机在夜空中排列出美妙图案,外滩万国建筑群被一栋栋点亮。
此刻,黄浦江畔,点亮的不仅是我们眼中的美景,更有着无尽的温暖!
现场,有孩子伸出小手,尝试触摸天空跳动的“星光”,眼睛里充满好奇;有孩子跟着“星星人”摇摆身体,发出哈哈大笑声;在他们身边,家长们红着眼眶,不停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与光影互动的瞬间,那是他们难得一见的、毫无防备的快乐。
“刚刚看到真的觉得很好看,那个无人机表演最好看。”12岁的晓峰,就读于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在我们眼里早就不稀奇的无人机表演,他却是头一回亲眼看到。
对晓峰妈妈来说,这是孩子最好的社会实践,“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社会实践活动上,我们都希望能与大家多交流。因为对他们来说,其实平时也没有很多机会出来看一看,我们是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他可能平时也会路过外滩,对那个一瞬间从暗到亮是非常期待的。”
“眼睛看好镜头,321、茄子。好,真棒!”18岁的悦悦和妈妈,站在“星星人”充气模型前一连拍了十几张照片。一路陪伴儿子成长,妈妈看到的“星星点灯”,远不止于点亮一段夜景,“灯”象征着温暖、希望与指引,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接纳”特殊群体。
悦悦妈妈说,“现在孩子大了已经18岁了,十年以前可能大家还有一点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现在我们走在马路上,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大家看到了以后还会很友善地朝我们报以微笑,让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觉得是非常温暖的。”
短暂的光影秀,开启的还有一场爱的接力,现场专设了一个“星星邮局”,可通过扫码获取电子明信片,写下对自闭症群体的祝福,存入线上星光邮箱后由公益机构转交给孩子们,同时还能借由社交媒体转发,传递城市的人文温度。
黄浦区民政局副局长何平期待,每个人心中都生长出更加包容的视角,“我们希望能把专业关怀翻译成大众语言,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懂,能够共情。‘星星点灯’这样一个活动,不是我们关心、关爱孤独症儿童的终点,我们希望这是全社会来关爱他们的一个起点。”
一座城市的“光”,从来不只是照亮天际线,更在于照亮每个角落的人。就像那些曾经孤独的“小星星”,终将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个夜晚,外滩的这场光影秀,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温暖城市的公益实践。我们和他们一样相信,“这里的光,不只属于这座城市的夜景,也属于每一个努力发光的孩子!”
编辑 / 陈露露
来源 / 话匣子(记者:胡旻珏 杨黎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总有一束光为你照亮!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用光影温暖这座城
2. 今夜,浦江两岸的灯光为你们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