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财经大学 > 文章详情

SUFE·教书育人标兵|袁洪松:以温度育人 以高度求索 以热度奉献

转自:上海财经大学 2025-09-21 09:21:54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我们校园中,就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以理想信念指引方向,以道德情操浸润心灵,以扎实学识启迪智慧,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在坚守中播撒希望,更在平凡中诠释伟大。值此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我们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10位老师的系列故事。谨向每一位辛勤耕耘、倾情付出的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深耕讲台,言传身教,用“有温度”的教学点燃学生求知热情,以“有高度”的研究攀登学术高峰,凭“有热度”的奉献服务社会发展,曾荣获上海财经大学“先进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他就是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常任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洪松——学生眼中的“宝藏老师”,同事心中的“全能学者”,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典型代表。

教书育人心得:不骄不躁,做“有温度”的教育。

以爱育才:做有温度的教育引路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教育箴言在袁洪松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他始终秉持这一教育哲学,致力于将抽象的统计学公式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思维工具。在《数理统计》《高维数据分析》等课程中,袁老师以“生活化教学”模式独树一帜:通过MOOC视频与知乎热帖的多维度解析阐释假设检验原理,借助社区物资调配优化、药物双盲试验设计等真实案例,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这种扎根现实的教学实践,不仅使课程评教成绩稳居全校前8%,更吸引众多外院学生跨专业选修,形成一股统计学习热潮。正如学生在感谢信中所言:“在您的课堂,我第一次发现数学可以如此平易近人。”袁老师的教学创新打破了传统统计学课程的枯燥印象,其核心在于构建“理论-案例-应用”的三维教学体系。他将统计思维融入社会治理场景——从疫情期间的物资调度模型,到医疗试验的数据可靠性分析,每个教学单元都承载着“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追求。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用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认知方式,真正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思维启迪的教育跃升。

在课堂之外,袁洪松老师更以“心灵导师”的角色深度融入学生成长轨迹。他建立即时响应机制,对学生的学业困惑与心理诉求做到秒级回应;针对焦虑情绪突出的学生,主动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并联动家长构建家校共育支持体系;课程收官之际,他引入罗素哲学寄语作为思想锚点,引导学生以理性之智、善意之光照亮人生征途。这种“知识传授-心理护航-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实践,使他接连斩获2024年度上海财经大学“校先进工作者”、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锝奖教金”教学三等奖等荣誉,并当选2024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育人形象。

2021年8月以来,袁洪松老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交叉科学实验班”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班日常工作,并兼任首届实验班(2021级)的班主任,他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1级实验班有6名同学获得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帝国理工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明尼苏达大学等国际名校的博士录取资格;4位同学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国际名校硕士项目录取;8位同学被复旦、人大、上财等国内名校录取,深造率为100%。实验班同学本科期间完成11篇学术论文,发表于CCF A类会议或投往UTD24期刊、AI顶级会议等。此外,实验班同学还获得ICPC竞赛金牌、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省级银牌等多项计算机、数学竞赛大奖。

这些成绩背后,离不开袁洪松老师主导制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及亲自担任班主任的日夜付出:跨专业辅导数学课程、组织线上联欢缓解压力、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发展规划。袁洪松老师将交叉科学实验班的培养模式总结凝练形成案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拔尖型学术人才》,获得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顶天立地:做有高度的学术攀登者

在科研领域,袁洪松坚持“顶天立地”双轨并行。在论文发表上,他以卓越的理论水平在学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他在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参与其它多项纵向或横向课题。

在校企合作、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上,他的研究成果又可用于帮助企业切实实现“纠偏”“精度提升”等目标,是真正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立地型”研究。针对零售平台销量预测、企业采购决策等现实痛点,研发的预测模型为企业大大降低成本,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2016年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期间,他开设的Theory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 and Derivative Securities课程广受好评,成为上财学术影响力的生动注脚。

甘于奉献:做有热度的社会服务者

袁洪松老师的讲台从不限于校园:他致力于服务对国家有重大价值的企业课题。作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他主导开发了电缆供应商画像模型,实现了建立电力系统物资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降低电缆质量风险的目标。他领衔研发的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环保指标预测与优化等模型,开创了钢铁企业以模型指导智慧运营的先河,切实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通过智能决策系统重构高耗能生产范式,赋能传统制造业向绿色智造跃迁。

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2014年参与上海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2022年参与计算经济交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工程与管理专硕项目申请,均成功获批。他主动搭建国际学术桥梁,连续4年组织“上财-斯坦福金融统计夏令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每年近百名学子近距离接触世界名校。

坚守初心:三尺讲台上的时代答卷

从教十一载,袁洪松老师用三个“维度”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53门次课程、100%论文通过率、60余封推荐信,见证育人初心的“温度”;多篇顶刊论文、3项国家级课题,彰显学术追求的“高度”;多个企业项目体现社会担当的“热度”。这份教书育人的初心与成绩赢得了师生的爱戴与认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四有”好老师的生动模样——他用知识传递理性之光,以仁爱滋养学子心灵,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温暖生命的相遇。袁洪松老师正在这场温暖的育人之旅中坚定地前行着,正如他所说,“愿择一事,尽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

来源|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编辑|依子贺   校对|田大有

审核|曹东勃  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