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靠咖啡“续命”
下午靠奶茶“回血”
这大概是很多年轻人的日常写照
奶茶,尤其是市面上大部分的奶茶,是众所周知的“含糖大户”。即便你点的是“三分糖”,其含糖量也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数据显示:一杯全糖奶茶的含糖量可能高达50~60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25克糖摄入量。
而口腔中的致龋细菌(如链球菌属)最喜欢的就是糖。与此同时,口腔中的细菌会分解这些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釉质,造成牙齿脱矿,形成蛀牙。
牙釉质脱矿:当口腔环境的pH值低于5.5时,牙釉质中的钙和磷就会开始流失,这个过程被称为“脱矿”。长此以往,牙齿表面会变得脆弱、粗糙,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牙齿敏感:牙釉质被腐蚀变薄后,内层的牙本质同时也会容易暴露出来。牙本质内有许多微小的管道与神经相连,一旦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就容易引发牙齿酸痛、敏感。
咖啡和茶中都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和深色色素。单宁酸本身颜色色深,且非常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同时,它还会与食物饮料中的色素结合,形成一层粘着的染色复合物,就像“胶水”一样把色素牢牢固定在牙齿上,时间久了,就会让原本洁白的牙齿蒙上一层黄褐色的“咖啡渍”或“茶渍”。这些色素沉着,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美观,而且也会导致牙齿表面变得粗糙,导致更多的口腔问题。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已经准备
含泪告别心爱的奶茶和咖啡了
别急!想要“鱼与熊掌兼得”
并非不可能
以下这份“护牙秘籍”请收好
↓↓↓
咖啡:尽量选择黑咖啡,避免加入大量的糖和奶精。如果想调味,可以适量加入纯牛奶,牛奶中的酪蛋白有助于中和酸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色素附着。
奶茶:选择“无糖”或“微糖”选项,并尽量减少小料的添加。选择鲜奶制作的奶茶会比奶精勾兑的更为健康。
喝完及时漱口:喝完奶茶或咖啡后,立刻用清水漱口。这可以及时冲走大部分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糖分、酸和色素。
早晚定时刷牙:做好每日的牙齿清洁工作,避免白天饮用饮品所残留的糖分和酸性物质获得漫长的时间去进一步腐蚀牙齿。
定期口腔检查与洁牙: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专业的洁牙(洗牙)。这不仅可以清除日常刷牙难以去除的牙菌斑和牙结石,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的口腔问题。
真正的“元凶”
并非奶茶或咖啡本身
而是高频率的糖分摄入
酸性环境的持续影响
以及不良的口腔护理习惯
希望这篇知识手账
能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
也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皓齿朱唇”
笑得更加灿烂自信!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5DZ23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