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金融 > 文章详情

【金融发展】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践行“金融为民”行动倡议书

转自:上海金融 2025-09-19 22:54:06

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银行业保险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了更高要求。为共同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安全的金融消费环境,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倡议在沪银行保险机构推行“金融为民”行动,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共同履行以下倡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的立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深刻认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

二、畅通投诉渠道。立足“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健全消费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和处理流程,确保投诉及时接收、顺畅流转、高效处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和质量,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三、强化适当性管理。围绕金融产品适当性开展教育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投资观念。加强自身及合作机构营销宣传行为规范,督促合作机构合法合规开展营销宣传,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要求。

四、宣传为民实事。宣传推广惠民便民、惠企服务、助农惠农、防灾救灾、提升助老助残服务、改进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具体行动讲好金融故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加强反诈宣传。发挥金融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前哨”作用,面向群众深入开展反诈预防预警教育。注重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和防范。持续加强诚信文化宣传,引导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诚信守约,共同塑造诚实、公平、守信的金融行业生态。

六、培育上海特色教育品牌。创新宣传形式,下沉金融教育宣传重心,充分发挥基层网点阵地作用,积极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围绕群众日常生活涉及的金融服务场景,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金融教育宣传。借助主流媒体,发布系列有影响力的风险提示。

本文来源:上海银行同业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