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政策特别满意,以后就能住上新房子啦。”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只要改造我一定签。” 近日,虹口区广灵二村31-34号热闹非凡,居民们笑着将代表签约成功的小星星贴到展板上,一个个红星照亮了94户居民期盼多年的“新居梦”。这也是广中路街道两年内完成的第五个100%签约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广中速度”再次被刷新。 建于1977年的广灵二村31-34号是典型的老公房。卫生间合用、房屋老化、设施落后……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但由于房屋压在规划道路红线上,改造难度非常大。然而,就是这样一栋“难啃”的老楼,却在9月16日二轮征询正式签约首日实现了居民100%签约。更让人振奋的是,34号门栋在圆桌会议时就完成当场100%签约。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 民心所向:一句“我签”,是信任更是期盼 “这是大家共同的喜事,是楼里老人等了很久的心愿。”34号楼组长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意愿征询初期,她就自发建群,主动发声,为大家讲解政策、通报进展。邻里们也纷纷响应,彼此鼓劲、互通有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推动力”。 在这里,有位70多岁的马阿姨,住了将近一辈子,曾是老楼组长。她和党员丈夫常年为大家服务,连扫楼栋都是他们一家帮忙。直到丈夫去世前,还一直盼着改造。由于卫生间共用,马阿姨洗澡一直很不方便——要用大水盆接水,再一勺一勺把废水舀进马桶。邻居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少人正是因为这份不忍,毫不犹豫地签了字。今年刚装修好的邻居,虽然舍不得崭新的家装,但依然在现场签下协议。“牺牲小我、成就大家”,这样的故事在这次改造中并不少见。 一句“我签”,签下的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信任、一份期盼,是一群人奔向更好生活的共同决心。 破题而起:规划难题、众人配合,政企民携手共赢 改造项目涉及地形复杂,房屋压占道路红线以及底层菜场安置等问题,专班开展实地走访、研讨商议,在规划、房管和国资部门的支持下,前前后后改动了几十版方案。一方面通过细分户型、遵循户型设计“一对一”的原则将得房屋匹配度做到极致,另一方面通过微调户型之间的南北朝向、有无窗户和增量面积确保各方得益的相对公平。 项目推进中也离不开各方支持。涉及改造范围的虹商集团,以民生为重,全力支持配合。从方案优化到搬迁计划,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实现了多方协作、一气呵成。 百分百背后:是用真心换民心的“广中实践” 百分百的背后,是街道城市更新工作专班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打磨。专班从人员选配、户型方案设计到系统培训锻炼、高效群众沟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坚持“政策公开、过程透明、标准一致”,方案、房型、图纸一律公示,真正让居民看得明白、签得放心。 他们用“五心五法”群众工作法——真心、细心、耐心、热心、齐心,在二征开始提前介入、精准研判,联动律师、法官、居委等多方力量,用“背对背”“面对面”的方式,调解家庭矛盾、厘清财产分割,把问题化解在前端。反复沟通、解释、安抚,一次次奔波往返,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居民手中。 如今,广灵二村31-34号成套改造项目已正式生效。下一步,广中路街道将持续推进摇号选房与搬迁过渡工作,助力居民早日实现“优居梦”。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