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一则少年救助的故事悄然展开。当15岁的小周背着红书包、带着满心委屈走进救助站时,一场跨越困境与亲情的帮扶就此开启。市救助管理站的“五导”少年救助法,不仅帮他走出阴霾,更让断裂的亲情重新相连。
气走他乡陷困境 盛夏的午后,年仅15岁的小周缓缓走进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本该在课堂学习的年纪,此刻却带着倔强的沉默,把这里当成最后一处避风港。 中考前夜,父亲一句“考好中考就给你买平板”成了他的期盼。未曾想,考试失利引来父亲暴风骤雨般的责备。一气之下,小周背着父亲考前刚买的红书包,只身来到上海。花光零用钱后,走投无路的他来到了救助站。 知心疏导护温暖 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像“知心朋友”一般耐心倾听小周的烦恼和委屈,用“五导”少年救助法帮他抚平情绪。“这里有饭吃吗?能洗澡吗?可以打篮球吗?有没有适合我的书籍?能看哪些电视节目?”情绪得到疏解后,小周忍不住好奇提出了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微笑着一一耐心作答,帮他找来书籍、陪他打球阅读、教他整理内务……小周的生活开始变得有序,整个人也阳光开朗了。 暖心牵线解心结 然而,远在温州打工的父亲一直四处寻找着小周,心急如焚。通过工作人员的积极联系,得知儿子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被妥善安置,父亲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地。 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父子二人促膝长谈,倾诉彼此,心结慢慢解开。小周父亲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感谢:“谢谢你们,是你们挽救了我的孩子,挽救了我的家庭。”
近年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聚焦未成年人救助领域,创新开展“五导”少年救助法,通过深入的思想引导、巧妙的心理疏导、精细的文化辅导、细致的生活指导、专业的行为督导,全力打通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在基层落地落细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让断裂的亲情重新上线,更让社会的温暖照亮困境孩子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