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药膳,因时制宜
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辨证施膳”治未病特色门诊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介
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静安区天通庵路51号,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服务周边5.8万人口,下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虬江路会铁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297平方米,是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技服务及康复特色服务。
中医科有中医全科医师9名,其中高级、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学历6人。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辨证施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中药汤剂、针灸、火罐、穴位敷贴等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开设有冬病夏治门诊、静安区中医特色专病(药透结合足疗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中医伤科腰腿痛专病门诊、“樊海燕针灸工作室”专诊盆骶疾病特色治疗等。
中心于2023年,以虬江路会铁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契机,邀请上海药膳协会专家朱海青主任指导,在站点开设“辨证施膳”治未病门诊,将“辨体质-辨证-辨病”论治和食药材相结合,以四季中医药膳食疗为主题,根据患者情况和季节时令定制个性化的中医药膳。
“辨证施膳”治未病门诊遵循“辨证施膳、因时而膳、因人用膳、因地而膳、食膳有节”的原则,依据中医理论辨识体质,按照食物、药物的“四性”(寒、凉、温、热)“五味”(酸、苦、甘、辛、咸)和归经特点,纠正身体状态的偏颇,调和阴阳,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采用“药食同源”的治未病服务理念为辖区街道居民及周边白领、工作人群提供基于个人体质的“辨证施膳方”,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同时整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积极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中医食疗药膳知识,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2024年,中心《“二十四节气”药膳结合延年九转法,让居民远离便秘之忧》获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首批项目立项,在线下街道辖区18个居委会健康小组活动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线上宣传形式将中医药膳与延年九转法养生功法结合广泛传播,为社区便秘患者提供完善的药膳健康科普宣教。
“药食同源,寓养于膳——社区‘辨证施膳’治未病门诊打开中医服务新模式”被评为2024年静安区“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创新项目。
特色适宜技术
(一)适应人群:
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脂肪肝、亚健康状态等。
(二)诊疗服务内容:
1.体质辨识: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与体质调查判断患者体质,结合患者生活习惯给予饮食调理指导,预防疾病。
2.药膳处方:将辨证论治和食药材相结合,注重整体,因人施膳、因病施善、因时施膳,根据患者情况和季节时令定制个性化的中医药膳。
3.烹制指导: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利用中药材,做出色、香、味、形、效俱全的药膳。
王某(化名),男,31岁,2025年7月18日就诊。
主诉:
反复大便秘结半年余。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后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如羊屎状,3-4日一行,便时费力,伴腹胀、口干。自行服用“芦荟胶囊”可暂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反复。平素久坐少动,喜食辛辣,饮水较少。
刻下:
大便情况干硬难解,3-4日一行,排便费力,便后仍有不尽感。伴腹胀,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小便黄。舌脉: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痕,脉弦细数。
辨证分型:
便秘肠道实热证(阳明腑实,气滞化火)。
核心病机分析:
患者长期饮食辛辣,久坐少动,导致肠胃积热、津液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故见便秘。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加重热结,故见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痕,脉弦细数。
治法:
清热润肠,行气通便。
药膳处方:
1.通便三伏茶
药膳主要成分:冬瓜50克、玉米须5克、金银花5克、苦瓜50克、陈皮5克、茯苓5克、火麻仁5克、芦荟10小块以及冰糖适量。
2.延年九转法功法锻炼
医嘱:
1.饮食调摄:
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菠菜、芹菜)、水果(如香蕉、梨)。
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
每日晨起空腹饮温水300毫升,促进肠蠕动。
2.生活调养:
避免久坐,每日适度运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
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大便已能1-2日一行,质地较前软化,腹胀减轻,口干缓解。舌红减轻,苔薄黄,脉弦。
药膳结合功法,内外通达,润肠通便,多效合一:
患者初诊正值大暑节气,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经过改良后,加入通便药材,增强祛暑通便之效,并结合延年九转法功法,加速肠道运行,促进排便。
门诊团队由6位社区技术骨干医师组成,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在朱海青副主任药师的带领下,从2023年起在本社区开展“辨证施膳”治未病门诊建设。团队成员有3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以及8篇期刊论文。
门诊指导专家
朱海青
上海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现任上海药膳协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上海食疗研究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静安区非遗海派药膳疗法第四代传承人、赵永汉上海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擅长:药材传统鉴别、中药炮制、成药制剂、药膳养生等,近年来从事中药质量管理与中医药科普工作。
门诊负责人
张美珠,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海派中医颜氏内科颜新传人。
专业方向:代谢疾病、脾胃病、心血管疾病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目前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讲师、静安区治未病学会秘书、中医健康管理质控专家、上海市药膳协会监事、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分会委员以及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
专病门诊信息
专家坐诊时间及地点:
静安区虬江路1169号二楼
(虬江路会铁社区卫生服务站)
隔周周二下午
2025年8月26日、9月9日、9月23日
10月13日、10月27日(暂定)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