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惊艳了联合国总部!这些“上海礼物”竟出自闵行学生之手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18 22:21:37

Very beautiful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司长Lan Phillips在接过莘庄实验小学学生设计的钩针编结包时由衷赞叹这个包的蓝色也正好是联合国色,很漂亮,特别喜欢。

这一幕发生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9份由上海中小学生设计的上海礼物正式亮相联合国总部,其中3份作品来自闵行区莘庄实验小学的学生们

Lan Phillips司长爱不释手的钩针编结包,出自莘庄实验小学学生林梦伊之手。这款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手工包,巧妙融合了上海非遗钩针编结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蓝色既象征着上海包容万物的城市精神,又恰与联合国官方色系不谋而合,珍珠配饰隐喻东方明珠,流苏设计宛如黄浦江畔拂动的微风,成为中西文化完美交融的生动诠释。

当得知我的作品将作为友谊的礼物赠予联合国官员时,我既惊喜又荣幸。”林梦伊难掩激动之情,“最初只知道作品会在联合国80周年庆典上展出并全球巡展,当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愿意将它赠予喜爱它的国际友人时,我虽然对倾注心血的作品有些不舍,但更希望它能够成为传递友谊与文化的使者

此次亮相联合国的学生作品,同样也是莘庄实验小学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创新实践的成果展现。学校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小队研学、“非遗好白相”大思政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自学校开设非遗校本课程以来,莘庄钩针编结非遗传承人林花走进课堂,以生动鲜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登上国际舞台,正是我们坚持育人初心的最好见证校长张丽丽介绍,“在课程学习中,许多学生主动表达出深入学习、传承非遗的强烈愿望为此学校策划多场非遗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展示非遗魅力的文化成果。”

除了钩针编结包,其他入选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年级学生王郁希作品寒冬组景运用扭扭棒、剪纸、竹编等多项非遗技艺,塑造出傲雪寒梅、灵动雪花的冬日意境。竹编背景来源于奶奶的竹篓筐,这件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作品蕴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三年级学生孙隐商设计的沪艺游趣包》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我希望这款包能成为'移动的上海宣传栏',”孙隐商介绍道,“设计AI辅助生成,融合了学校版画和游泳两大特色画面中央是同学们在明亮的校园游泳池快乐嬉戏,远处衬托着上海地标建筑和市花白玉兰,池底还巧妙映出同学们的版画作品,让游泳与艺术欣赏相得益彰。”

这些“上海礼物”不仅是学生艺术创造力的体现,更是新时代中国少年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的生动表达。张丽丽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内涵,拓展非遗教育与国际交流的融合路径,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生机。而这些少年们“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的愿望,也正通过他们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记者:宿铭珊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