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1.9cm肿瘤不见了,“杨中心”超微创技术让63岁癌症患者实现“功能保全”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9-18 15:36:08

今年四月,63岁的王老伯因持续咽痛首次就诊,杨浦区中心医院徐亚平主任在检查中发现其右侧扁桃体存在可疑肿物,当即建议:“这个肿物性质不明,必须立即活检!”但是,患者没有采纳。

随后的两个多月中,王老伯依然咽痛不止甚至出现了吞咽困难,却始终不愿意接受活检。直到今年5月复查增强CT时,肿瘤已增长至1.9cm×0.9cm,且形态特征高度可疑。面对不断增大的肿瘤,王老伯终于在7月15日同意入院接受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右扁桃体癌。

此时,肿瘤已侵犯到口咽区域。如果直接手术,手术风险极高。扁桃体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紧邻颈动脉和重要神经丛,稍有偏差,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或永久神经损伤。

针对此类难治性扁桃体癌

如何精准根治并最大程度减少创伤?

杨浦区中心医院为王老伯创新启动

“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

成功治愈顽疾!

王老伯化疗前PET-CT

(十字线交叉处为肿瘤)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体验,徐亚平主任团队决定启动个体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借助化疗手段先缩小肿瘤体积。经过一个月的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影像清晰地显示肿瘤明显萎缩,范围大幅减小!这为后续根治手术争取了关键的窗口期,为原本难度极高的根治手术创造了宝贵机会。

手术当日,徐亚平主任作为主刀医生,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麻醉团队、影像学专家实时提供导航支持,护理团队密切配合。手术没有采取传统的颈部或颌面部切口,所有操作都经王老伯口腔完成。

徐亚平主任通过高清显示屏,操作“笔式”等离子刀,刀头所到之处,肿瘤组织被精准气化切除,同时周围的微小血管被瞬间凝闭,术野非常清晰,几乎看不到出血对于肿瘤被完整移除后留下的创面缺损,徐主任采用“局部黏膜瓣修复技术”予以修补。他手法娴熟地将创面旁边一片健康柔软的黏膜组织(咽腭弓黏膜)巧妙地翻转覆盖在创面上并精细缝合,用患者自身的组织,完美地修复了缺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吞咽功能,并极大减轻了术后疼痛。

手术全程仅一个多小时,出血量微乎其微。这台融合了低温等离子微创切除与自体黏膜瓣即刻修复的精准手术,不仅彻底根除了病灶,也完美地保护了王老伯的口咽功能,为他术后的快速康复奠定了基础。

王老伯术后恢复远超预期,术后一天即可逐步饮水,两天后过渡到流食,一周后便顺利出院。几周后,王老伯便能顺畅地吞咽、清晰开口说话。

那么,

难治性扁桃体癌到底是什么?

如何预防和治疗?

难治性扁桃体癌

难治性扁桃体癌,是指发生于扁桃体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显,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或轻微疼痛。晚期表现为明显咽痛,并可放射到同侧耳或面部,常有口臭、出血及张口困难等症状。若扁桃体疼痛持续两周以上不见缓解者,需及时就医!

扁桃体癌多与长期吸烟饮酒、长期嚼食槟榔、性生活不洁等因素有关,检查一般通过电子喉镜检查,能直接发现早期细小病变。此外,还可通过活检(取小块组织检验),明确病因。

在治疗上,以往扁桃体癌主要以单纯的放化疗为主,因为手术切除难度大,肿瘤切除后,功能重建不理想,可导致吞咽功能严重受损。杨浦区中心医院创新“新辅助化疗+微创切除+自体黏膜瓣即刻修复”,不仅能彻底根除病灶,还能完美地保护患者口咽功能,为难治性扁桃体癌提供全新治疗方案!

资料 | 区卫健委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