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暖流”是什么感觉?
近日,在延吉新村街道新时代实践中心,一场由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的“邻聚家园·共绘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把企业、家庭和社群这些多元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邻里守望”从一句口号,蜕变为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图景。
“小摊主”善款汇入“杨浦区家庭友好基金”
以往的社区活动,总让人觉得少了些新意。但这一次,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活动设计上动足了脑筋,让志愿服务焕发不一样的活力。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让专业的医生推拿,这些企业来的年轻人真顶用!”刚刚体验完推拿服务的王阿姨舒展着肩膀,赞不绝口。在“邻聚共护安康”区域,活瓷灸、手工艾条制作、量血压等6项健康服务摊位前,围满了前来体验的居民。
这些来自企业的志愿者,并非简单 “搭把手”,而是带着专业技能走进社区“显身手”,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专业又贴心的温暖。
活动的另一边,社区的“小主人公”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善意。亲子跳蚤市场上,孩子们把家里闲置的宝贝摆得整整齐齐,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摊主”。一位刚卖掉自己奥特曼玩具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将钱投进捐款箱,悄悄告诉记者:“妈妈说这些钱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我的玩具也能有新家,我很高兴!”
据悉,活动中孩子们义卖和拍卖所得,都将汇入“杨浦区家庭友好基金”,为更多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从“陌邻”到“家人”
社群让社区更有“人情味”
现代都市里,邻里之间常常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让居民从社区活动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延吉新村街道用丰富多彩的“睦邻星达人”社群给出了答案。
活动现场,六大社群集体亮相,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巧手妈妈社群的摊位前,几位阿姨正展示着亲手编织的作品,一位成员笑着说:“我们以前就是在家织着玩,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做手工,作品还能义卖,感觉自己的爱好突然变得有价值,也把我们邻居们的心紧紧“编”在一起。” 这番真挚的话语,道出了社群的真谛:因爱好而相聚,因奉献而紧密。
无论是故事妈妈带着孩子读绘本的温馨场面,还是传统国风社群里体验投壶、射箭的欢声笑语,亦或是爱心公益社群为骑手们送上的一杯暖心茶饮,每一个场景都在拉近邻里间的距离。
社群,让每个有特长、有爱好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让大家从“陌邻”变成“家人”,齐心编织起一张充满人情味的社区生活网,让“杨浦暖流”真正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