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群体诉求陷“困局”,法律援助来“破题”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9-18 12:54:28

案情回顾

贾某某等15人是卫某开办的蔬菜包装公司的员工,从2023年3月起,卫某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工资,拖欠工资三个月之后,双方矛盾激化,15位工友自发聚集在厂房处维权。事态在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介入后得到控制,卫某跟涉事员工签订了限期支付拖欠工资的《承诺书》。但欠薪事件并未到此结束,签订《承诺书》后,卫某并没有像承诺书中说的那样积极筹措资金并支付员工工资,相反他开始着手关闭公司,停用了电话,玩起了“失踪”。工人们的维权讨薪之路随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援助过程

正当工人们为讨薪维权焦头烂额之时,青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介入并采取行动。中心审核完工人们提交的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后,迅速指派律师承办。援助律师认真阅卷并会见当事人后发现案件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工人与卫某之间更符合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二是卫某非上海户籍且失联,工人们也缺少在青浦区的有效居住证明,在青浦立案存在管辖权障碍。

为切实维护工人们合法权益,彰显司法公正,破解案件难点堵点,援助律师帮助工人们准备好相关材料,向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提出了支持起诉申请。经多方共同努力,案件在青浦区人民法院顺利立案,工人们的讨薪之路迎来曙光。

援助结果

因卫某故意躲避,法院依法进行了公告送达。最终,青浦区人民法院判决支持了工人们的全部劳务报酬诉求。考虑到卫某行踪不定,判决执行困难,援助律师未止步于胜诉判决。在判决作出后,及时联系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为工人们申请了司法救助。司法救助款项的及时发放,有效填补了他们的诉讼成本、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增强了他们的获偿信心。工人们对此十分感激,向区法律援助中心赠送了锦旗。

社会意义

本案除了是一起农民工欠薪案之外,更体现了法律援助在应对解决群体性事件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有效作为。法律援助在应对公众群体性事件中,核心作用是以法律手段化解矛盾、保障权益、维护秩序,通过专业法律服务推动事件从“对抗”转向“协商”,实现多方利益平衡。重在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避免其因不懂法而采取过激行为;旨在通过引导弱势群体摒弃“闹大解决”的错误观念,实现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助力矛盾源头化解、维护社会秩序与法治权威的根本目的。

资料:区法律援助中心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