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啥?—— “自家卫队里出了坏蛋”
咱们身体里有一套自己的“保安系统”(免疫系统),负责抓细菌、打病毒,保护身体。
淋巴细胞就是保安系统里的“士兵”。
淋巴结就是士兵们驻扎的“兵营”(平时感冒嗓子疼,下巴、脖子上能摸到的小疙瘩,就是兵营在打仗)。
淋巴瘤,就是“士兵”里有人学坏了,变成了“坏蛋士兵”。 这些坏蛋不干活,光知道不停地生小坏蛋,把“兵营”搞得越来越大(淋巴结肿大)。所以,淋巴瘤就是一种癌症,是咱们自己体内的免疫细胞变坏了。
身体有哪些信号?——“坏蛋”露出的马脚
“坏蛋士兵”搞破坏,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
长疙瘩:在脖子、腋窝、大腿根这些地方,摸到不痛不痒的硬疙瘩,而且它还会慢慢变大。
发烧出汗:没感冒却反复发烧(超过38℃),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出大汗(能把衣服湿透)。
瘦得快:没减肥,但体重掉得厉害(半年瘦了10斤以上)。
没力气:总觉得特别累,歇不过来。
皮肤痒:全身都痒,但找不到原因。
记住了! 有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淋巴瘤,但一定要赶紧去医院血液科检查,让医生帮你看一看!
怎么确定是淋巴瘤?——“抓个坏蛋来认脸”
医生怎么确认呢?最关键的一步叫做 “活检” 。
就像警察破案要抓个嫌疑人来审问一样,医生会把你肿大的淋巴结(兵营)切一小块下来,放在显微镜下仔细看,看看里面到底是不是“坏蛋士兵”。这是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必须做。
医生可能还会让你做:
抽血:看看士兵们的整体状况。
B超、CT:像拍全景地图,看看“坏蛋”都躲在哪些地方。
PET-CT:这是一个“高级雷达”,能更清楚地找到所有藏起来的坏蛋,帮助医生判断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做这个检查前后有注意事项,一定要听医生的安排)。
骨髓检查:看看“坏蛋”有没有跑到骨头里面去。
诊断淋巴瘤流程图:
发现肿块→ B超 →淋巴结活检/穿刺→ CT/PET-CT → 确诊
能治吗?怎么治?——“当然能!方法多着呢!”
最重要的一句话:淋巴瘤能治!而且很多效果非常好!
现在治疗的方法很多,医生会根据“坏蛋”的类型和情况,给你选最合适的办法:
化疗:用化学药物(像“导弹”)去炸死那些长得快的坏细胞。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放疗:用放射线(像“激光”)照肿瘤区域,杀死坏蛋。
靶向治疗:这是“精准打击”!先找到坏蛋身上特有的标记,然后用专门的药去攻击它,不怎么伤及好细胞。效果好,副作用小。
免疫治疗(CAR-T):这是“顶级黑科技”!把咱们自己的好士兵(免疫细胞)拿出来,在实验室里给它们装上专门识别坏蛋的“GPS”和“武器”,再输回身体里,让它们去精准消灭坏蛋。对于很多难治的病人效果很好。
治疗期间要注意啥?——“吃好喝好,小心护理”
治疗期间,身体会有点辛苦,家属照顾好非常重要:
吃:清淡饮食不油腻,(多吃肉、蛋、奶),少吃内脏、海鲜(低嘌呤饮食)。
喝:一定要多喝水,碱化尿液。保持尿量大于1500毫升,进出平衡,防止心衰。
拉: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乳果糖,舒秘胶囊,石蜡油或麻油。
漱:每顿饭后都要用漱口水漱口,防止嘴巴里长溃疡和感染。杀菌用氯己定,溃疡用康复新,真菌用碳酸氢钠漱口液。
管好“生命线”:输液用的PICC管或输液港,要定期去医院维护(冲洗、换贴膜),千万别自己弄,防止感染
看血常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会降低,容易感染和出血。要定期抽血检查,低了就打“升白针”、“升板针”
发烧要警惕:一旦发烧,别硬扛,马上联系医生或去医院!
治好后怎么办?——“定期复查,安心生活”
治疗结束后,不是就没事了,还要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
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
第1-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
之后:根据情况半年到一年一次。
复查内容:就是抽血、做B超或CT,看看“坏蛋”有没有想卷土重来。
万一复发了怎么办? 别灰心!还有很多新药和新技术(比如刚才说的CAR-T),医生会给你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淋巴瘤是免疫细胞癌变,但可防可治。
发现不痛的疙瘩、长期发烧、盗汗、消瘦要及时看血液科。
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治疗手段很多(化疗、靶向、免疫CAR-T),效果很好。
治疗期间护理很重要(漱口、通便、维护导管、监测血象)。
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心态要好!
淋巴瘤不是绝症,它更像一场重感冒,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治疗。相信医生,配合治疗,吃好睡好,保持乐观,您和家人就是最好的战友!
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系上海市血液专科联盟共同牵头单位;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分会12届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单位及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示范单位;2022年CSCO淋巴瘤全程管理示范中心;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基于MDT的难治复发血液肿瘤CAR-T治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建设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治疗分会全国副主委单位;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血液病分会全国副主委单位;全国惰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骨髓增殖性疾病规范诊治中心;上海市弥漫大B淋巴瘤专病队列数据库牵头单位,上海市罕见病Castleman病诊疗中心。
CAR-T技术: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系泛长三角CAR-T细胞治疗全程管理专家联盟牵头单位,完成CAR-T治疗复发/难治血液肿瘤患者1000余例,CAR-T治疗病种包括:B和T细胞淋巴瘤,中枢系统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实体瘤等。治疗靶点及技术包括:CD19,CD19/CD22,CD19/CD20,CD30,BCMA,CAR-NK,通用CAR,Fast CAR,自体CAR等。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AR-T细胞治疗体系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得202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全体血液医护团队将以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技术竭诚为淋巴瘤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济大学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二级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血液肿瘤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 全国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2024年“国家杰出医师”及“十大医学贡献专家”;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上海市仁心医师奖”;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5项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主编血液学著作10余部,牵头撰写指南和专家共识20余部,牵头开展CAR-T多项临床试验。
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同济医院血液科淋巴瘤MDT组长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学转化医学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输血学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mayo clinic访问学者
主持国自然2项,参与国家、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2项成果奖,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著论著3部
专业特长:熟练掌握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的诊治技术,掌握化疗、CAR-T等免疫治疗为一体的血液肿瘤综合治疗策略。
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同济医院本部(同济医院公众号预约);
特需门诊、淋巴瘤MDT门诊:每周五上午,同济医院特诊部(021-66111451预约)
联系方式:021-66111015;
公众号:瘤球家园;好大夫网站个人主页
图文|血液内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