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
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从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从严从实建设师德师风、大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统筹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加快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探索优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迎来“新鲜血液”。今年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从本科提升到研究生层次。中西部迎来了近万名“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为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职后学历提升。
2023年,教育部启动“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所上海高校入选首批试点院校名单。
第一教育了解到,今年,同济大学完成培养2名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并签约上海知名高中;华东师范大学首批8位“国优计划”学生已毕业,其中6位奔赴上海基础教育一线,分别签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临港奉贤分校、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位育附属徐汇科技实验中学。日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已启动新一轮“国优计划”遴选工作。
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财政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十四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近1900万人,比2019年增加150多万人,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教育阶段开展教师培训。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翟建民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龄人口洪峰逐年逼近高等教育阶段。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支持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加快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有力支撑优质本科扩容,让未来的老师们在校学习期间住得更舒心、更愉悦,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据介绍,“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包括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的优质项目,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教师,壮大高素质教师的“源头活水”。
文字:袁曼舒
摄影: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