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一“菊”两得:菊花可不止泡水喝哦!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05 07:32:53

眼下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风过时,满园的花头轻轻摇曳,那鹅黄嫩绿的花蕊,如同被阳光吻过的小小蜂巢,幽幽吐着微苦的、带着泥土和药草气息的冷香。让我们跟随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师,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药”山吧!

菊花药用历史悠久,是中医眼中的“宝藏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称其可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据《中国药典》记载,菊花性味:甘苦微寒(野菊性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菊花中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

菊花有黄色与白色之分。其中黄菊花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能有效疏散肺经风热,缓解感冒症状。白菊花则可用于治疗因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眼干、视力模糊等问题。对于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菊花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菊花的优劣鉴别

1.察色

花瓣鲜活,花蕊深黄绿,整体颜色自然渐变。

2.辨形

花朵完整,胎菊紧实饱满,亳菊舒展不散碎。

3.闻香

清冽药香带蜜韵(杭菊)或野性苦香(野菊),热水泡后香气持久。

4.尝味

初尝微甘,后显清苦,喉有凉感(野菊苦味锐利)。

 菊花的中药方剂解析和生活用法

1.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的经典

材料: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菊花9克、山药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枸杞子9克,煎煮成汤药服用,或选择现代中成药(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口服液等),按说明书服用。

功效:菊花清肝泻火,平肝明目。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用眼过度者(如电脑工作者、学生)的日常调养。

2.菊花茶调散——疏风止痛治头痛

材料:川芎12克、菊花9克、荆芥12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细辛3克、防风4.5克、薄荷12克(后下)、僵蚕9克、蝉蜕9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饭后清茶调服,或煎煮成汤药服用(薄荷后下)。

功效:疏风止痛,清利头目。适合患有头痛、偏头痛、巅顶痛、头晕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模糊,或兼见恶风发热、鼻塞、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或弦的患者。也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青光眼、结膜炎等引起的头痛目疾属风热上扰者。

注意:本方辛散药物较多,阴虚阳亢(如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或气血亏虚引起的头痛不宜。孕妇慎用。

3.菊花枸杞茶——护眼明目的经典组合

材料:白菊花+枸杞子(通常菊花5—8朵,枸杞10—15粒)。先用热水冲泡菊花,待水温稍降(约80℃左右)再加入枸杞,静置3—5分钟。

功效: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两者合用,特别适合长时间用眼、眼睛干涩疲劳、视力模糊、熬夜人群。枸杞泡软后可嚼食。

4.菊花山楂茶——消脂降压的活力搭档

材料:菊花10克+山楂10克+金银花10克。将所有材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焖泡5-1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

功效:

化瘀消脂山楂能够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尤其擅长消肉食积滞,搭配菊花清肝火,有助于促进代谢。

清凉降压菊花本身有平肝降压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热邪,山楂也有助于降压效果。三者合用,适合血脂偏高、肥胖、高血压初期(作为辅助保健)、饮食油腻、感觉身体燥热的人群。

注意:患有胃酸过多、胃溃疡及孕妇慎用山楂。味道偏酸,可根据口味加少量冰糖或代糖。

注意事项

1.如需使用药品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服用。

2.菊花性寒,脾胃虚寒者(如经常怕冷、腹泻等)不宜长期大量饮用菊花茶饮,否则可能加重症状。

3.孕妇应慎用。过敏体质者首次饮用时需留意观察,若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

4.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使用时应当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选择使用方法和剂量,饮用菊花茶时应适量,一般一天不超过10g,且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菊花,这朵绽放在秋日的精灵,药食同源,从清热解毒到明目养颜,处处滋养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关于菊花的探索暂告一段落,但大自然的疗愈宝库远不止于此。中心药剂科的系列科普文章将持续为您解密其他神奇花朵背后的健康密码。下一朵即将绽放的会是哪位“花中良药”呢?敬请期待!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顾彩华(见习)陈美玲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