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思南“小艺宝”出道!近43年的文化接力在这个社区上演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31 17:33:12

一支毛笔、一顶小草帽,还有一张灿烂笑脸——这个暑假,思南居民区的张逸诺小朋友设计的吉祥物“小艺宝”,一下子在社区火出了圈。

在思南书画暑期公益课堂的结业仪式上,“小艺宝”正式C位出道。它不仅是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也是思南社区“一居一品”的品牌升级,更是一场持续了近43年的文化接力。

1982年,是“思南书画社”的起点。

最初,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先生带着几位爱书画的老年居民,组起了这个群众学习小组。谁也没想到,这个小组如今是瑞金二路街道社区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30多名核心社员,个个都是“翰墨传情、耕耘书香”的践行者。春节前,他们用一支毛笔、一沓红纸,现场送福字写春联;中秋国庆,他们办起书画展,山水花鸟、篆隶楷行,一字一画见功夫;每周还有“雷打不动”的研习课,退休教师、干部轮番上阵,把传统文化的种子,种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笔墨薪传,润物无声。思南书画社用多年坚守,为思南居民区“一居一品”文化品牌注入了深厚的底蕴。

今年的思南书画暑期公益课堂,有点不一样。

它不再是“老师讲、学生画”的传统课堂,而成了一场融合体验、互动、创造的文化之旅。

书画社的老师们自发组成“教学智囊团”。褚雯老师一丝不苟教基本功,一笔一画皆示范;卜舜华老师把“素描三角阴影”比作“小帽子”,复杂知识瞬间变生动;赵梅林社长全程把关,既保专业度,又添趣味性。

课堂还不止于教室。孩子们走进邮局,在实践中解锁课本外的知识;古琴老师现场演奏,让孩子们从指尖触碰中聆听传统回响。

最让人欣喜的是,书画社将吉祥物设计这件事完全交给了孩子们。经过全员投票,张逸诺设计的“小艺宝”脱颖而出——一个握毛笔、戴草帽、笑盈盈的卡通形象,成了思南居民区“一居一品”升级后的首个“文化IP”。由此,孩子们从“学习者”变成了“设计者”。

“暑期班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暑假。”学生任佳怡说。

这盏灯,照亮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暑假,更是整个社区的文化未来。从1982年书画社播下的一颗种子,到今天“老带小”的枝繁叶茂,思南居民区的居民们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不只是前辈把自己会的教给孩子,而是让长者的阅历、少年的创意,在笔墨交融中自然生长;社区建设,也绝不是单向输送,而是人人参与、人人出彩。

这个夏天,“小艺宝”来了。思南居民区的文化传承故事,还将继续。

记者 / 宋梅

通讯员 / 包蕾

编辑 / 孙超慧 李伽钵

资料 / 思南居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鲜!

2. 文明黄浦·人人有礼丨五里桥暑期“动”起来!青少年文明实践“嗨”翻一夏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