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正在泰国举行
北京时间今晚18:00
中国女排将在1/8决赛中对阵法国女排
和小体一起为女排姑娘们加油!
在上海
承载着150年办学历史的
上海市时代中学
一直延续着体育传统
排球运动更是他们的“金字招牌”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就来为你讲述这所学校里的排球故事
初创时期
上海市时代中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874年,前身为圣芳济学院,历经多次迁建与更名。20世纪50年代学校改名为私立时代中学后,学生们的体育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但排球运动还并未发展。为了参加区六人制排球比赛,学校临时凑成了一个队,但很快被淘汰,这就是时代中学的第一支排球队。
上海市时代中学
自参加区比赛被淘汰后,有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支排球队,临时作为校队对外比赛。当时的训练在硬件条件上有很多困难:没有师资,他们就请擅长排球的学生家长来校帮助指导;没有球网,大家凑钱去买;没有场地,就到兄弟学校去以赛代练。他们还得到了一支高水平的排球劲旅——吴兴路消防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进步得很快。
在1951年下半年的静安区中学生排球联赛及1952年上半年的全市中学生联赛中,这支队伍正式代表时代中学参加,都以全胜获得冠军。后又在全市联赛中输给消防队,收获亚军。
鼎盛时期
取得全市中学生联赛冠军的消息传来后,在校内反响很大,打排球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许多班级都自发组织起球队,学校也开始重视排球运动,还组织了全校性的排球班级赛。同学们的兴趣愈发浓厚,学校专门开辟的一个排球场从早到晚都不得空,同学们还利用单杠、足球门等,随时随地在打二对二、三对三的小排球,掀起了全校打排球的热潮。
1953年学校改为公立,条件得到改善,更有利于排球活动的开展,也涌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如张祖恩、徐大用、孙侣鹣、魏微祥、李家振等人,还加入到体育俱乐部的上海兰队训练。张祖恩、李家振和徐大用更是代表上海队参加了国际比赛。1952年上海中学生联赛,时代中学仍获冠军,在全市联赛中,负于公安获亚军。
市体校男女排参加全国比赛合影(左五张祖恩)
1954-1955年,排球运动成为了学校的“金字招牌”,课后操场几乎全部被排球队占据,每学期要组织班级、年级、邀请赛、友谊赛等各种比赛,可以说上海市时代中学成为了一个“排球中心”。
1956年,李宗镛、龚俊平、邵佩霞被选入上海市队后,学校里又涌现出闻义昌、倪丰国、路国华等一批新手,实力并未削弱。因此1957年学校仍保持两项冠军,一直到1958年,其势不衰。
一波三折
1959年初,当时的私立时代中学迁回原址上课集中抓补课,几位主力队员又大都毕业或外调,中学生联赛第一次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败给了市南中学而屈居亚军。
此后,原市体委也非常重视时代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派调查组来校了解情况,鼓励他们重整旗鼓,还帮助兴建室内球场。不过此后因校舍被征用,而新校舍又分在两处,排球训练无法再继续,时代中学的排球运动又一次衰落下来。1960年,原市体委再次帮助学校,借助竞技指导科和体育俱乐部的场地进行训练,于是经过一波三折,时代中学又一次发展起排球运动。
1961-1962年,时代中学排球队取得了全市少年组的冠军。1963年,校友祝嘉铭、李宗镛、张祖恩、倪丰国等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归来,学校举办了欢迎会,组织校友还校日,还举行了校友表演赛。当时报纸为此事作了报道,称时代中学为“排球学校”“排球苗圃”“排球摇篮”。
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中国男排
(右一祝嘉铭、右二李宗镛)
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中国男排队员,从时代中学走出的祝嘉铭、李宗镛位列其中,借此东风,时代中学再次在校内掀起了排球运动的高潮。此后,上海市时代中学还被命名为“排球传统重点学校”,以多元教育实践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图:上海静安、老周望野眼、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来源:《上海体育志》第8期
编辑:慈颖
审核:刘智恒
点击上图小程序
小体推荐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