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数智赋能、融合发展,虹口区召开数字出版创新生态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8-26 23:18:24

8月26日下午,虹口区召开数字出版创新生态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吕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主持会议。副区长陈帅介绍虹口区出版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副区长赵子铱,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处二级巡视员黄建富出席会议。

会上,东方出版中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义望,中信出版集团中信书店创新业务部总经理蔡欣,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中图进出口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坚,数传集团上海总经理陈旻麒等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作交流发言。

吕鸣指出,数字出版是行业转型发展趋势,既是国家战略重点,也是市级布局方向,更是虹口发展机遇。历史上,虹口就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经百年积淀、传承和发展,虹口数字出版产业生态初具雏形。虹口将继续深化“六个一”机制,推动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发展,即制订一份行动方案,明确路径和重点;推出一批专项政策,加强资金、人才等资源集成供给;打造一个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组建一支招商服务团队,不断强链补链、优化服务;举办一场高能级活动,积极营造氛围、打响品牌;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加快落地一批创新性强、显示度高的标志性成果。期待与各企业深化合作、携手共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成势,再现“虹口出版”辉煌盛景。

创新探索,多维突破

“出版不再只是出版一本书,而是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社交等多模态形态,延伸至影视、游戏、知识服务等跨界领域。”在传统出版行业深耕20多年的蔡欣认为,出版企业已经进入到生态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各企业代表会上分享了创新实践案例。中信出版集团积极探索文学IP的跨媒介开发,将图书内容转化为有声书、播客、短视频等形式,拓宽传播渠道。陆小新以“十万个为什么”IP为例,介绍了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AR、语音交互、智能体等技术增强纸质书体验的实践。该社还开发了少儿科普智能问答平台,实现从“内容出版”向“知识服务+智能终端”转型。

陈旻麒分享了数传集团在AIGC技术赋能传统出版方面的实践。集团开发的“BOOKSGPT”已覆盖超30个出版场景,构建多模态数据集,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推进语料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国际版权引进与翻译领域,数传利用AI技术实现高效精准翻译,显著降低翻译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协同生态,文化“出海”

与会企业代表普遍认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同时需强化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

陈义望认为,出版业应坚守“内容选择、知识系统、思想沉淀”三大核心价值,例如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古籍库”、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正是通过系统化梳理文化经典,成为传承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他建议行业从“单向传播”转向“协同创造”,构建“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的多元评价体系。

吴坚在分享中提到,中图集团通过打造PubLink国际学术出版服务平台,推出“按需印刷(POD)”模式,实现“先卖后印、一本起印”,并联合中国科协成立“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助力中国学术成果“走出去”。他强调,数字出版要以“开放协同”为理念,推动更多中国优秀出版物走向国际世界。

产业集聚,升级发展

虹口区拥有深厚的出版产业基因和基础。从历史底蕴看,虹口曾聚集百家出版机构,拥有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1925书局等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地标,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

从产业基础看,如今虹口已形成以中国出版蓝桥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集聚171家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出版产业生态链,涵盖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印刷装订、发行销售等多个环节。传统出版业在流程数字化、生产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上加速转型,增收突破150亿元。

当前,虹口正深化出版业IP多元开发,挖掘产品深层价值,培育高能级专业人才,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文化出海”新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等制度化、规范化措施,加强市区联动,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全力推动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陆雪姣

图片:杨伯荣

编辑:陆雪姣

“挡风被”让她头破血流昏迷不醒!电瓶车上的“隐形杀手”就在你身边
上海虹口:都市“烟火气”激发科创“源动力”
@虹口人 出行必看!4拥堵路段+19公交站改造清单在此→
拍出大片感,北外滩最佳机位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