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调频106.7兆赫青浦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欢迎收听《乐活青浦》节目。我是本期节目主播王新彤。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我们特别推出《乐活青浦》之“乐活达人”系列专访,对话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一同走进他们的精彩人生。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倉野Space主理人阙忆铭先生。 主持人:您在建设倉野Space的时候是秉承怎样的一种设计理念? 阙忆铭:我想打造一个商业文旅的品牌。我认为在乡野和在都市做空间设计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乡野之气要与空间内外有一种气场上的连接、相通,人们从户外田野跨入内部空间时不会感受到巨大差异。我没有选择豪华的装饰材料,基本上都是非常自然的原生态的材料,比如说木板的使用、灯光的设计,还有窑炉建造过程中的所需的建材,基本是选择一些自然本真的材料予以呈现的。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倉野Space是由朱家角林家村的长者食堂改建而成的,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与长者食堂之间的关系?
阙忆铭:我觉得完全不会冲突,是很自然的一种关系,这种感受特别好。倉野Space周末是不需要作为长者食堂来使用的,而且平日每天只做午餐。此外,我们很多客人是时间相对较自由的文艺青年,因此对于长者食堂的使用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接手长者食堂后非常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每天要进新鲜的食材,不允许使用任何的“冻品”。我们和这些村民处得都特别好,饭菜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主持人:在倉野Space里最醒目的标志是两个特别大的窑炉,它们的设计灵感源自哪里?
阙忆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会在现场空间中寻找设计灵感,要看空间整体的感觉。比如,窑炉为何是设计成圆形的,因为在改建时候的建筑体都是矩形的,所以要在方正的空间中给到一些圆形的元素在里面。而且面包窑和披萨窑是两种不同的感觉,面包窑体量很大,像一个“胖子”,披萨窑就像一个很纤细的“瘦子”,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对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圆形、有弧形、有直线条,还有那种高与大之间的对比,我希望能够平衡这些关系。
主持人:如果给刚刚投身乡村发展的从业者一些建议的话,您会说些什么?
阙忆铭:每个人的差异性是天生就有的,要找到自己所能擅长的一些表达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的思想很多时候会被左右,而恰恰我觉得现在一定要返回到自己的内心,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商业业态,可以和自己的热爱兴趣相互契合,我认为这样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主持人:您觉得倉野Space在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发展?
阙忆铭:我设想能够带领村民一起参与到我们的商业业态中,做一个主题烘焙文化的概念。比如村民家里也可以建一个窑炉,我们可以培训他们烤制的技能,如果产品符合我们的要求就能收购,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沪苏浙的一些地区进行售卖,直接配送到顾客的餐桌上,甚至还可以形成一个产业。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倉野Space以窑炉美学为牵引,融汇国际视野与本土公益,搭建村民共创平台,探索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推动艺术与乡村共生发展。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听众朋友们,再见。
记者:王新彤(实习)
编辑:张悦灵、沈千慧
责任编辑:胡军军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