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2022-2024年度先进,团结动员全市妇女为开创上海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近日,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22-202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该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沈玉芹教授的引领下,以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践行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的医者使命,成为上海医疗系统中的先进典范。
康复医学中心为上海市重点扶持学科,同时承担全国康复医学规范化培训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研究中心,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心脏康复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心形成了临床康复一体化的鲜明特色,专科化康复能力突出,康复服务流程、质控体系及教学科研管理体系健全完善。 科研领域,中心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多项专利,荣获各类奖项10 余项,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心脏康复工作的单位,康复医学中心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探索与进取精神。自2005年在王乐民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启动相关工作以来,团队秉持严谨务实作风积极探索创新:国内率先开展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急性心梗、慢性心衰心脏康复工作,首创以无氧阈为标准的有氧运动方案并在全国推广。目前,中心已成为上海市重点扶持学科、CDQI 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示范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专科培训基地及同济大学心脏康复研究所,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让每位心衰患者获得有质量的生活”是团队始终秉持的服务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团队率先在国内外构建慢性心衰“医院 - 社区-居家”同质化运动康复体系: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精准匹配无氧阈运动强度(经科技查新具有国内外新颖性),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标准与智能管理平台(科技查新显示具有国内外新颖性),牵头制定《心肺运动试验操作指南》《6分钟步行试验操作指南》两项团体标准(科技查新为具有国内新颖性)。该“同济模式”已推广至全国41家单位,惠及患者21500名,使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降低23%,患者依从性提升20%,并荣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
团队秉持“个体力量有限,团队合力可促进行业进步”的理念,创新构建“现场培训+进修带教+基层帮扶”三维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已通过19 届国家级继续教育班培养学员数万名,200 余名进修医生学成后返岗开展工作。2023 年,团队赴云南开展心衰评估技术培训,将标准化康复理念推广至当地100余家医院。从上海社区到云南山区,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各地,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注入动力。
在科研领域,团队围绕心脏康复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及设备器械研发等方向深入探索,申请专利15项,授权10项,获 2022年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优胜奖及2022年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成果项目优胜奖;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12部,执笔或参与编写指南、共识与团体标准11部。在科普工作中,中心成立心脏康复家庭俱乐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科普宣传,其“家庭互助式”康复模式获评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四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心希望 心动力”项目获上海市同济医院“十大人性化服务品牌”;通过撰写科普文章、组织“心脏康复科普月月讲”活动、参与医院及网络电台直播、开设《上海大众卫生报 - 同济康复》专栏等形式,服务民众数百万人,荣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优秀科普志愿者一等奖。团队在临床、科研、公益领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由6名党员组成的团队核心力量,为整体工作注入温暖动能。支部书记沈玉芹带领党员在临床一线践行初心使命,通过重症患者床旁彻夜守护、与患者温情沟通等实际行动,诠释“党心连民心”的深刻内涵,收获“沈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等患者真情反馈。同时,团队将健康服务延伸至乡村振兴领域,在崇明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残疾村民与留守儿童提供关爱,让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
沈玉芹表示:“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新的起点。”未来,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将在沈玉芹教授的带领下,以专业能力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持续推进心脏康复事业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心脏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沈玉芹
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康复科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脏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等职,执笔撰写《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及《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等专家共识、指南、团体标准10余项,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康复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推广类)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银奖、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优胜奖、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推动康复标准建设先进个人、康复专科能力优胜奖、同济大学“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科普创新奖优秀志愿者一等奖、上海市团体标准推广应用奖。
图文|工会妇委会办公室、康复医学中心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