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签约率100%,搬迁交房率100%!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26 19:18:49

心情特别激动,总算拆了!大家都能享受新生活了”73岁的祝家宅(剩余部分)户主之一丁帼芳激动地说。

今天(8月26日)上午9点,扁鼓与腰鼓欢快的节奏《好日子》回荡在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祝家宅房屋征收基地上空,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庆祝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协议签约率100%,搬迁交房率100%——礼炮拉响,红色幕布揭开的瞬间,两个“100%”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标志着这个持续了34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历史遗留,卅四载期盼终梦圆

本次征收涉及地块

祝家宅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351街坊祝家宅(剩余部分)位于恒仁路嫩江路路口,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本次征收涉及祝家宅最后剩余的3号、4号、6号、8号,补偿对象共12产13户。这里的房屋大多历史悠久,见证了数代人的生活轨迹。

丁帼芳老人的家就是其中之一。“这栋房子当年是我爸妈造的,后来他们有了我,又有了我的两个弟弟,一大家子人就在这里过了很多年。”丁帼芳指着已部分拆除的4号楼动情地说,她的父母就是在祝家宅这一片区出生的,当时这里还是一个村子,住的都是草棚房。后来,为了改善生活,家人不断在原址造房、改建、翻新,才让房屋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我和两个弟弟又在这栋房子里各自成家、生子,最后加上我的妈妈,一共10个人一起住。”丁帼芳回忆道,“到了吃饭的时间,我母亲烧一大桌出来,我们大家庭一起围着桌子吃饭,特别热闹。”

然而,岁月变迁,“新房”变“老房”。随着时代发展,祝家宅居住环境差、卫生设施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屋头巷尾人口密集,有“借天借地”的违章搭建,也有各方经营户做起了生意,居民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越发强烈。

“没有卫生设施,只能自己改造,从屋里接出来一根很长的水管到卫生间,再弄个莲蓬头,就这样洗澡。和现在的公房比,这生活条件是没法比的。”丁帼芳说。

攻坚克难,

跑出城市跟更新“长海速度”

居民们渴盼房屋征收,但祝家宅历史遗留问题多、房屋结构老旧、人员结构复杂,自199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集体土地征用以来,历经5次拆迁征收,始终未能完全成功。祝家宅(剩余部分)就此成为了“集体土地征而未拆”地块,也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老大难”。

今年,为改善祝家宅居民生活环境,同时配合城市更新建设,解决无卫生设施地块和改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杨浦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筹集资金,再次启动征地房屋补偿工作。6月12日,征收工作组进驻地块,补偿方案公告和《人口认定办法》正式张贴,征地房屋补偿工作全面启动。

一个多月来,长海路街道依托多格合一,由街道管理办牵头,整合第三网格站人员,集聚派出所、市场所、城管、安监、居委等多方力量,迅速形成工作专班,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征收工作组进驻后,一方面第一时间对地块内50多个租房户、3家商户和1家废品回收站进行劝离清退,另一方面秉持“问题不过夜”原则,每日进行工作汇总,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出正确决策。“从入驻到签约花了39天的时间,从签约到搬迁花了13天的时间。”长海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毅超介绍说。这样的速度背后,是工作专班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和高强度、全身心的投入。

就这样,工作专班全体人员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耐心解读政策,用真心打消居民疑虑。从入户摸排到协议签订,再到搬迁交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

情系民心,居民携手开启新生活

8月26日的庆祝仪式上,有居民直言:“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让我们这些老居民终于能够告别老旧住房,迎来新的生活。”现场,居民代表向工作专班赠送了锦旗,感谢他们在征收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真诚服务。这面锦旗不仅代表着感激,更代表着居民对征收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丁帼芳和她的侄子小丁也来到了仪式现场。看着经过数十年风雨的老宅,丁帼芳感慨万千:“心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高兴。老房拆了,更多居民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对于未来的新生活,不少居民都充满期待。居民薛川表示,“很激动,很开心,终于搬完了!我们现在还在租房过渡,打算看好房后再买房。”

据了解,当前,长海路街道已将祝家宅剩余部分交由区土储中心管理,后续将进一步优化区域道路布局。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汤顺佳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