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把被子抱出去晒一晒,晚上盖着蓬松温暖的被子入眠,是许多人的“小确幸”。晒被子,这个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背后却藏着不少门道。
省流版
晒被子可以杀菌、除螨、除湿。
晒被子的时间并非越久越好,也无须用力拍打,晴天和阴天都可以晒被子。
建议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且干净的地方,根据被子的不同材质,选择合适的晾晒时间和频次。
晒被子的好处
1.杀菌
被子上“定居”着大量细菌,有时还会受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菌的污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这些细菌平常可能对我们无害,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皮肤过敏或感染,甚至导致呼吸道感染。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天然的“杀菌剂”,它能穿透微生物细胞膜,破坏其DNA或R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甚至死亡,从而有效减少被子中的细菌数量,降低致病风险。
2.除螨
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偏爱温暖潮湿的环境,被子正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它们以人体脱落的皮屑、汗液为食,其尸体和分泌物是强过敏原,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炎等。阳光是对付尘螨的天然“武器”。阳光照射不仅能使被面温度升至50℃以上,形成尘螨难以存活的高温环境,同时阳光带来的干燥条件也不利于尘螨生存,并且紫外线还能直接杀伤尘螨。
3. 除湿
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不断排出汗液和水汽,这些水分会被被子吸收。尤其在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被子更容易变得潮湿。潮湿的被子不仅会让人感觉不适,还会加速细菌繁殖。阳光的热量能快速蒸发水分,带走湿气,让被子恢复蓬松柔软,提供更舒适的睡眠体验。
常见晒被子误区
误区一:晒得越久越好
很多人认为被子晒一整天才够“透”。殊不知,长时间暴晒,强烈的紫外线会加速被子的面料和填充物(如羽绒)的老化、脆化,导致纤维断裂、失去韧性,大大缩短被子的使用寿命。而且,清晨和黄昏空气中湿气增加,不仅会削弱杀菌除螨效果,被子还可能沾上湿气,让晾晒效果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晒被子讲究的是效率而非时长,通常晒2-3小时足以达到杀菌、除螨、除湿的效果。
误区二:晒完用力拍打
晒完被子后,不少人习惯用力拍打,认为这样能把灰尘、螨虫打出来,让被子更蓬松?
错!用力拍打会使被子内部的纤维发生断裂、结块,破坏其结构,反而降低蓬松度和保暖性。
✅正确做法:晒完只需用软毛刷轻刷被子表面,或轻轻抖动被子,去除表面的浮尘即可。
误区三:阴天晒被无效
很多人觉得只有大晴天晒被子才有用。其实,干燥的阴天或空气质量较好的多云天晒被子,通风除湿的效果依然显著!空气流通能带走被子中的湿气,抑制尘螨和细菌滋生,比一直闷在室内要好得多。当然,雾霾天和湿度太大的天气则不建议晾晒,以免污染物附着。
✅正确做法:晴天晒被侧重“杀菌除螨”,阴天侧重“除湿”。有阳光当然更好,没阳光也可利用好风。
照着做正确晒被子
1.选对时间地点
通常,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是最佳时间段,此时阳光充足,紫外线相对较强,能达到良好的杀菌除螨效果,夏秋季节可延长至下午3-4点。地点应尽量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且干净的地方,阳台、天台、小院都是不错的选择,避免在靠近马路等灰尘多的区域。
2.控制晾晒时间
不同材质的被子,晾晒时间有所不同。棉花被吸湿性强,可适当多晒一会儿,一般3小时为宜;化纤被以涤纶纤维为填充物,晾晒时间不宜过长,2小时左右最佳;羽绒被材质相对娇贵,经不起烈日暴晒,最好在阳光较弱时晾晒,夏天约晒30分钟,冬天约晒1小时即可;羊毛被千万不可暴晒,因为高温会使羊毛分解,失去弹性,在阴凉处通风晾晒1小时即可。
3.注意晾晒频次
不同材质的被子,晾晒频次也有所不同,建议棉花被两周晾晒1次,纤维被一周晾晒1次,羊毛被和羽绒被一个月晾晒1次。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和螨虫,可适当增加晾晒频率。如果出汗较多,或者家中有老人、小孩、过敏体质者,也可适当增加晾晒次数。
晒被子虽然是一件小事
却也有很多讲究
挑个好天气
一起来晒被子吧!
编辑:陆天宇
资料:上海疾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