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立足医学科研前沿,持续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汇聚顶尖智慧,破解科研难题,推动成果转化,共筑医学创新高地,赋能健康事业发展。
广慈讲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金霈教授(Dr. Pei Jin)是抗体与蛋白药物研发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拥有20余年生物药发现与早期开发经验。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毕业后,金霈教授先后在哈佛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完成博士后研究,拥有深厚的学术与工业界背景。他曾任大诺科学首席科学官、Enosi研发副总裁,并在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ovartis)担任首席科学家长达13年,主导了多项抗体工程技术突破。此前,他还在Mitotix、Incyte及Receptor BioLogix担任科学家和高级管理职务,专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
2025年8月18日,金霈教授受邀于瑞金医院举办广慈讲坛,围绕“前沿速递:多特异性抗体的研发进展与全球趋势”这一主题,与多位研究所PI和医学生展开交流。
近年来,多特异性抗体(multispecific antibodies)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截至2025年中期,全球已有18款多特异性抗体获批上市,超过700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工程化多特异性抗体。这些药物通过同时靶向多个抗原表位,解决了单靶点抗体无法满足的临床需求,例如CD20×CD3双抗(如Odronextamab、Mosunetuzumab)在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而BCMA×CD3双抗(如Teclistamab、Elranatamab)则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选择。
中国在生物技术创新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例如,PD-1×VEGF双抗SSGJ-707已在中国完成多项II期临床试验(结直肠癌、卵巢癌、NSCLC),并计划于2025年启动III期研究。辉瑞以12.5亿美元预付款购得其海外权益,凸显其国际潜力。此外,Cadonilimab(PD-1×CTLA-4)和Ivonescimab(PD-1×VEGF)等中国原研药物已在国内获批,用于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尽管多特异性抗体面临开发挑战(如错配、低产量等),但其在精准医疗中的潜力不可忽视。未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优化(如CrossMab、Duobody平台)和全球合作的深化,这一领域有望为更多难治性疾病提供突破性疗法。
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为金霈教授授予“广慈教授”证书。2019年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瑞金医院前沿治疗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Shepard教授赠于其实验室吉祥物“Beaver”,以示欢迎。
瑞金医院广慈讲坛是医院打造的精品学术交流平台,定期邀请院内资深“广慈教授”担任主讲,分享前沿医学进展、临床经验与科研创新成果。广慈教授们在医学教育和学科引领方面贡献卓著。讲坛内容涵盖多学科热点,旨在促进知识共享与跨领域合作,为医护同仁、科研工作者及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截至目前,自2025年7月首场广慈讲坛,已成功举办三期,未来将邀请更多广慈教授来到瑞金,与大家进行交流。
名师讲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基因与细胞治疗、临床血液学家与转化医学国际权威,悉尼大学细胞治疗中心主席、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前主席John Rasko教授受邀来我院学术交流。
今天下午,受瑞金医院《名师讲坛》的邀请,John Rasko教授进行了“The roller coaster of clinical cell and gene therapies(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过山车)”的精彩学术讲座。基因与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为治疗和治愈疾病提供了变革性的潜力。使用基因和/或细胞作为药物的核心理念在于克服将新遗传物质导入细胞所需的技术和安全障碍,以恢复细胞功能或对细胞进行重编程来治愈疾病。我院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了讨论。
瑞金医院名师讲坛自2020年9月起设立,致力于邀请国内外顶级科学家来院进行学术报告,旨在提升我院科研氛围,加强与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顶级学者的学术交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创建亚洲一流示范性医院的愿景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举办80期,累计邀请93位国内外专家来院交流。
编 辑丨温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