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乐耳——聂耳故里的岁月回响”主题特展正在百代小楼火热展出,10件与聂耳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展品首次从云南省博物馆“出差”来到上海。徐汇区融媒体中心特推出“乐耳 | 聂耳故事”系列专题,聚焦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探寻聂耳的成长足迹,解锁人民音乐家聂耳不为人知的鲜活一面。
“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改造社会新的思想武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昆明的传播。在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中,各种进步社团纷纷成立,影响了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的少年聂耳。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并且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据聂耳的三哥聂叙伦回忆,这一时期,聂耳读了很多的书,数量最多的是代表当时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书刊,如刊有欧洲著名作家契诃夫文章的《奔流》,片上伸著、鲁迅译的《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孙中山著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郭沫若著的《前茅》,以及《世界社会史》《环球旬刊》《世界》《现代社会生活》《经济的帝国主义》等,他开始有了自己鲜明正确的思想观点。
聂耳在《近日国内罢工风潮述评》的作文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自‘五卅’惨案发生以后,国内罢工之风潮纷纷四起。始自上海之纱厂,次则商务、中华二书局,而最近有电局及汉阳铁厂之罢工……此为何也?盖受资本家之压迫,生计之日高,工资不敷之故也……吾人欲免除罢工之患,非打破资本阶级不可。”写这篇文章时,聂耳年仅13岁,革命思想开始萌芽。
聂耳作文《近日国内罢工风潮述评》
1927年夏天,聂耳初中毕业。据他的三哥聂叙伦回忆:“他的成绩又是全班之冠。但是毕业之后该怎么办?继续读高中吧,家庭经济无力负担。去找工作吧,年纪还小,干不了什么。这个问题使他十分苦恼,要继续升学,只有进公费学校,学杂费和膳宿费都由公家负担。但当时云南的公费学校只有‘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家,报考的人数多,要被录取是很不容易的。”
最后聂耳还是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作为当时全省唯一的公费学校,竞争的程度可想而知。聂耳在日记中写道:“那报考人数之多,监视之严,实在比我前次的报考初师增加了几倍。两次的复试,出三次榜,也算侥幸高中了。”
1927年8月底,聂耳以第12名的好成绩,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治学严谨、办学质量高,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里,聂耳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进步书籍和革命青年,这对他走上革命道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聂耳在省立师范的同学邓象琏回忆道:“一次省师要组织学生旅行,同学们公推几人组成筹委会提前赴黑龙潭,安排好食宿工作之余,在公园漫步。我们来到薛尔望先生墓旁,守信面对此墓不胜感慨,情不自禁讲起了薛先生的民族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死殉国的悲壮心情,默默地走上前去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两个青年泪眼相对,心中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在省立师范读书期间,聂耳有机会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 ABC》《中国青年》《阶级斗争》等革命书刊。这时期的聂耳通过大量理论学习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思路见解认识较为清晰。他在社会学的考试答卷中写道:“在生产组织上,资本家与劳动者若有区别,则劳动问题是必然发生的。征诸欧洲历史,远溯太古时代,希腊罗马已有这种阶级斗争的痕迹,中古时代,欧洲各国种种贫富冲突勃发,可是当时社会问题,不如今日这样猛烈,而且实质亦不异。因为往时社会问题,是农业上阶级的冲突,近时社会问题,是工业上阶级的冲突。”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云南也很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断有革命者被捕牺牲。这时的聂耳在《我的人生观》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
聂耳的作文《我的人生观》
“因环境的变迁而使人生观改变”这句话对吗?对的,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中学时候我曾经作过一篇《我的人生观》,在那时的人生观可以说是消极的,因为受社会和朋友的影响。但是自中学毕业后,考入省师后我的人生观又是一种,现在不妨写在下面。
恶劣的社会快要和我们有为的青年交战了——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里的。既然人人都是在社会里过生活,当然要获得个人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觉晓我们的自由究竟得着多少,完全是在几个军阀政客包办的政府手里,他们喜欢怎样完全是听便的。还有种种的恶俗和许多不能适应新社会的旧礼教,仍然存在(于)二十世纪科学时代的社会里。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打倒的。换言之,就是打倒恶社会建设新社会。
聂耳在省立师范读书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与此同时,云南“二六”政变推倒了唐继尧的统治之后,龙云、胡若愚又展开了争夺云南统治权的斗争。云南处于战乱不已、民生不安之中。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对三大政策、破坏学生爱国运动及被国民党收买充当特务的学生,聂耳深恶痛绝。这一时期他结识了李生萱(艾思奇)。李生萱年长两岁,同样爱好广泛,喜爱体育、音乐、戏剧等。聂耳的小乐队常参加李生萱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演奏当时流行的一些曲目。李生萱建议聂耳搞点振奋人心的乐曲,要自己动手作曲,不要老当吹鼓手。聂耳听了这些好的建议,对乐曲演奏内容进行了改变,也对他后来走向革命音乐家之路具有重大影响。
左:赵琴仙(1906—1928)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省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白族第一位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女烈士
右:李国柱(1906—1930)云南巧家人,云南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云南省内第一个入党的共产党员
1928年2月,云南当局展开了一次大逮捕。赵琴仙、陈祖武、罗彩等云南中共党员不幸被捕。3月30日这天,聂耳三哥聂叙伦见聂耳不想吃饭,问其原因,聂耳听人说今天要枪毙恩光小学赵琴仙老师,“她犯了什么案,他们有什么理由可以杀她。”聂叙伦说:“走,我们去看看!”聂叙伦在《少年时代的聂耳》中写道:
我和聂耳挤进人群,尾随着这支队伍。只见三个赴刑场的同志,沿街高呼口号:“打倒军阀!”“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聂耳扒开人群就要冲上去,我紧紧地拉着他,生怕闹出事来连他也被抓走。我们跟在队伍后面一直追到地台寺刑场。这时赵琴仙和那两位同志都高呼口号。国民党匪兵急了,就用手帕把赵老师的嘴塞起来。一阵枪响,伴随人们喊叫着“赵老师”的声音,烈士们英勇牺牲了!
从这天以后,聂耳的性格变了,他每次回家都沉默寡言。他在家里拼命地读那些“禁书”,不时轻声地哼唱着《伏尔加船夫曲》或《国际歌》。我觉得,他好像突然地长大了,成熟了。
聂耳的成熟还表现在他选择了自己的信仰。据聂耳的同学郭辉南回忆,有一天他带着聂耳到翠湖见了一个人,就是当时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李国柱。郭辉南向李国柱介绍:“这位就是聂守信同学。”李国柱和聂耳紧紧地握了握手,并说:“守信,你是一位很好的青年,你和同学们很打得拢,并且有很好的表演才能。”聂耳谦虚地说:“我看书很少,知识很不够,希望你多多指导。我愿意做一个共青团员。”李国柱很高兴地表示:“你愿意参加革命工作,我们非常欢迎。”
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青团留影
李国柱是云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云南省内创建了第一个以学习马列主义,“唤醒云南青年,改造云南社会”为宗旨的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在广大进步青年中广泛宣传马列主义,引导艾思奇、聂耳等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9年,聂耳参加云南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阅读了《东方杂志》《列宁专号》等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面对蒋介石“清共、清党”镇压运动,聂耳和一些进步青年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散发传单,号召群众起来讨伐蒋介石罪行。
当时国民党政府在昆明翠湖旁设立了“模范监狱”,而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成立了一个济难会,聂耳也参加了这个秘密组织,任务就是给被捕的进步人士送钱物,鼓励他们顽强地在狱中坚持下去。
聂耳(右)与共青团小组长邓象琏合影
据邓象琏回忆:“聂耳(聂守信)当时和我同级同班,同一个组(外语组)。我对聂耳的思想表现比较了解,聂耳入团确是我所介绍。”(据邓象琏1984年《我介绍聂耳加入共青团的经过》一文)。聂耳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后,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中。1929年昆明“七一”火药库爆炸事件,造成伤亡近千人、受灾上万人的大惨案,聂耳作为青年救灾团的主要成员,参与赈灾和募捐活动,揭露反动军阀企图嫁祸共产党的阴谋。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30年夏季被迫离开昆明到上海。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
(百代小楼)
地点:衡山路811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乐耳——聂耳故里的岁月回响”
主题特展
展期:7月22日—8月21日
展出地点:百代小楼三楼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