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最美检察官”推荐人选
在崇明区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检察青年,她将数字技术的浪潮引入检察实践,在守护公益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她,就是数字公益检察办公室副主任——许佩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新时代好青年”,了解她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不凡篇章。
守护公益
用心用情诠释检察为民
“人民检察为人民”是许佩琰始终践行的宗旨。在公益诉讼一线,她办理了300余起案件,11起入选最高检、市院典型案例。
护长江生态,筑国家战略屏障。针对沪苏交界长江B7浮水域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执法力度不统一等问题,她主动联合长航公安、海事及崇海两地水务部门会签工作备忘录,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活动,实现对非法采砂行为“左右岸同步”闭环治理,同时秉持“谁破坏谁担责”原则,同步对10名非法采砂行为人启动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并开展跨省磋商,追回生态修复金人民币26万余元,案例获评最高检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上海市法院典型案例。
保安全生产,促源头治理升级。针对部分农家乐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等问题,她推动对全区农家乐开展集中排查督促“存量”问题整改,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农家乐设立申请时同步书面提示机制,解决新设农家乐燃气安全隐患“增量”问题,该案获评最高检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上海市检察院典型案例;针对环岛景观大道交通安全问题,她细致调查、充分论证,督促职能部门积极履职整改,解决环岛景观大道电线杆“拦路”问题,让“堵心路”变“畅心路”,获听证员和老百姓频频点赞。
守世界遗产,创司法实践范式。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需要,她办理“李某某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创新“货币赔偿+劳务代偿”责任承担方式,获上海市检察院、法院典型案例;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崇明东滩野生鸟类保护与周边农业生产矛盾,她创新办案思路,以“空天地”一体数字化取证,推动行政机关出台《防鸟网线技术使用指南》、农业生产集团实验候鸟食堂,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生态损害保险,寻求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平衡点,展现了守护公共利益的检察担当,案例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20余家中英文媒体广泛宣传,更获得了国际鸟盟的关注肯定。
从公益诉讼前沿到数字检察的探索,许佩琰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实干的韧劲。她的每一步成长,都源于对检察事业的忠诚热爱和对守护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的执着追求。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充满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勇于创新、一心为民的检察情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对“检察为民”初心的坚守。在建设法治中国、守护美好生活的征程上,许佩琰和无数像她一样的检察人,正步履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