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申工社 > 文章详情

7死1伤!36岁司机患重度鼾症致惨剧!以为是普通“打呼噜”,忽视或酿大祸!一张图自测→

转自:申工社 2025-08-15 15:58:39

近日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公布的

一份7死1伤车祸调查报告显示

司机患病、汽车超员、低速行驶等问题

其中,

报告中表明事故司机患有重度鼾症,

引起广泛关注,

登上微博热搜↓

客车司机患重度鼾症

病理性嗜睡致注意力分散

为事故主因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于8月7日发布的《重庆S39渝长复线高速 “4·3”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起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已查明: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重度鼾症”)的夏某非法营运且超员,追尾一辆近百吨重、低速行驶的超重型半挂车,致使7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认定:

司机夏某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因重症呼吸障碍病理性嗜睡导致注意力分散的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被追尾的重型半挂汽车列车低速行驶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夏某驾驶机动车非法营运且超员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重度鼾症”与普通打鼾不同

患病严重可猝死,驾驶有风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是睡觉时上气道部分塌陷,气流受到阻碍出现打呼噜和低通气或上气道完全塌陷出现呼吸暂停的疾病

这种疾病与单纯打鼾完全不同,而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鼾声大且不规律,晚上有窒息感或常憋醒,身体反复缺氧,夜尿增多,睡眠紊乱,还会在白天出现嗜睡乏力,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所谓的“睁眼微睡眠”——表面清醒,实则大脑已短暂进入睡眠状态

上海中山医院医生提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风险,甚至夜间猝死

此外,长期低氧状态可损伤大脑前额叶和海马结构,影响决策力、反应速度和风险判断能力。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明知疲劳,仍坚持驾驶”的矛盾行为。

专家介绍,大约每4个打呼噜的人里有1个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剩下的3个随着年龄或体重增加也可能进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除了驾驶方面的风险,鼾症对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的刘先生忽然看东西模糊,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再发展下去可能就要失明。

眼科的医生询问了他的病史后建议他去呼吸睡眠科就诊。经医生解释后,他才得知,是打呼噜影响到了眼睛。

发病前的四五年,刘先生一直打呼噜,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经常憋醒,白天昏昏沉沉,吃了血压药血压下降也不明显。医生检查发现,刘先生入睡后每小时有70次呼吸暂停,这造成了缺氧,进而引发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也会紊乱,进而影响到了眼睛。

如何自测患病风险

哪些人易患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发于30-49岁的中年男性,且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8倍。高发于肥胖及颈围粗大的人群。患有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下颚后缩、下颚过小、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等疾病的人群也易患该病,另外,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也易导致睡眠呼吸障碍。

如何自测

一张图测出你的“鼾症”程度↓↓

警示信号

夜间警示信号:打鼾且鼾声不规律(时断时续);睡眠中呼吸暂停,随后大声喘息;频繁觉醒,睡眠不安稳。

白天危险信号:晨起头痛、口干舌燥;白天过度嗜睡(交谈、吃饭甚至驾驶中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不稳,易怒或抑郁。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