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两次创业,从纽交所上市到AI全球化,他靠“听懂世界”服务全球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15 15:58:29

2025年,是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选拔工作开展的第10年。“今日闵行”联合团区委,推出“菁创闵行”专题报道,记录历年来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的故事,关注他们真实的奋斗历程,解码项目背后的创新密钥,感受这片热土之上蓬勃的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同了解2020年闵行区青年创业英才任腾的故事。

任腾

身着干净利落的衬衫,短发打理得整齐,眼前的任腾给人一种稳重又充满活力的感觉。从上海交大ACM班的编程少年,到纽交所敲钟的企业家,再到AI全球化的探索者,他用“简单、双赢、实事求是”的信念,带领团队通过AI客服产品打破行业及国家的边界,帮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实现更好的沟通和联络。

初次创业:从零开始到纽交所上市

高中时,任腾便对编程有着狂热的兴趣,他一手斩获信息学奥赛银牌,也借此敲开了上海交大ACM班的大门。2008年,第一代iPhone与安卓系统的发布让他敏锐地捕捉到智能手机的未来。“20岁那年,我刚大二,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就一起创业了。”任腾与学长联手创立触宝科技,彼时触屏手机的输入误差问题突出,他们便深耕语言模型,希望打造更智能的输入体验。

初创期的资金短缺与市场竞争未曾阻挡他们的脚步,凭借技术创新,触宝逐步赢得全球认可:2019年获GSMA创新奖,吸引高通、法国电信等巨头关注;巅峰时,触宝输入法用户达6亿,多款产品日活数千万。

触宝在纽交所上市

2018年9月28日,从零开始的触宝在纽交所上市,“在上市的一刹那,站在纽交所二楼看望四周,每个角落都是触宝的名字,那一瞬间仿佛光芒万丈。但其实走下来的时候会发现,放眼全球资本市场,我们仍然还是沧海一粟。”对任腾而言,上市只是里程碑,而非终点。

二次创业:AI RUDDER的全球化布局

离开触宝后,任腾将目光投向AI赛道。多年的输入法研发经验让他注意到一个痛点:中国有小度、美国有Google,但多数国家的智能设备因“小语种”支持不足而普及率低下。“印尼语有3亿使用者,凭什么叫‘小语种’?”他反感这种带有傲慢的标签,决心用AI技术打破语言壁垒。

就这样,32岁的任腾再次启航,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2018年,任腾创立AI RUDDER(赛舵智能),首站便锁定印尼市场。相比20岁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次出发,任腾对于创业有了一些预判。他发现当地企业对智能客服需求旺盛,“我想,可以用AI接管简单重复的客服工作,不仅替代人工,更重构了客服流程。”这一方向,他坚守了四年,从印尼金融行业逐步扩展到电商、物流等多个领域。任腾的目标清晰而坚定:“通过人机之间的语音或文字智能对话,帮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更好地沟通。”这一理念推动其产品在2021年前便已进入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且保持着“每月开拓一个新市场”的扩张速度。

AI RUDDER印尼团队

2021年,为适配全球化战略,任腾将公司总部从上海迁至新加坡,以上海、新加坡、硅谷为三大基地。说到这里,任腾笑了:“我仿佛是被命运抛到这个由三个以S为开头的城市围成的大三角里。”“命运”的背后,是他对市场动向的准确预判。短短三个月内,AI RUDDER完成两轮融资,这不仅是对企业的认可,也体现了海外市场对语音语义AI的需求,乘着这股气势,AI RUDDER也更加笃定了国际化的方向。

“AI RUDDER能通过人机之间的语音或文字智能对话,帮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之间的人能更好地沟通和联络。”任腾介绍,AI RUDDER已经在上海、新加坡、美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墨西哥设立了办公室,服务全球500余家企业,在东南亚及拉美市场的智能客服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用AI技术连接起多元语言与文化。

从触宝到AI RUDDER,任腾的故事始终围绕“探索”二字:探索技术的边界,探索市场的空白,探索人生的平衡。如今,他带领AI RUDDER继续深耕多语言AI交互,他认为,“人生的价值,正在于不断探索与追求。”

记者:姚怡莹
供稿:团区委

初审:俞婧禾(实习)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