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绿容先锋
创新引领发展⑭
“铁血硬汉”“拼命三郎”,在王俊身上有着很多标签,但他最钟爱的就是“城市美容师”这个身份。他日复一日,在黎明的微光中悄然离家,没有固定下班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确保班组运作有条不紊,保障城区环境整洁。即便在生病休养时,这份工作也时常成为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他说,环卫工人的职责就是八个字:用“一人脏”换“万家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8年王俊加入环卫队伍至今,从一名普通驾驶员成长为优秀的班组长。虽然身份在变化,但初心始终不变。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依旧心系工作,希望尽快恢复,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他作为清运专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班长,带领组员每天准时清运垃圾,筑牢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
车辆的例保检查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尽管现在的他已不需要每日出车,但仍会提前到岗,对管辖的车辆进行细致“体检”,大到设施设备,小到标识标贴,他都记在心上。在为班组成员开展培训前,他总会逐条梳理工作笔记,确保培训内容最适合大家。他说:“我做的培训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他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6年来,王俊先后荣获“十佳城市美容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但他谦虚地表示:“这些荣誉仅代表过去,不能代表将来。我始终是一名群众的‘服务员’,致力于为城区清洁和美丽贡献力量。”
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解决垃圾满溢问题,公司调整为“两班制”收运模式,但夜间扰民投诉也随之而来。王俊主动顶班顶岗,挨个排摸辖区内795个居民社区共1039个点位的具体情况。他加班加点研究如何调整作业模式、优化作业线路、把控作业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收运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投诉较前期下降了80%,让群众“呼声”变为了“掌声”。
随着环卫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王俊积极探索创新。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参与湿垃圾驳运软件设计,成功将作业流程纳入平台系统,有效提高了居民区湿垃圾驳运效率,并通过后台数据报表,为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王俊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探索“智慧环卫”技术与车容车貌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将传统的车容治理变为现代化的“智理”,并研发独具虹口特色的拉臂箱体液压控制系统,提升环卫作业车辆的整体形象,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
“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人民群众”是王俊不变的承诺。他始终脚踏实地,扎根岗位,用奉献和汗水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