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虹桥枢纽核心区域的新虹街道,汇聚超万家企业且涉及多领域监管,以往多部门重复检查、现场执法频次过高的问题,让企业耗费精力应付检查。如何为企业“减负松绑”?近期,新虹街道依托区数据局的数据资源平台,开发了“数治应急”系统。平台提供企业标准化安全自查流程,系统将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将隐患信息报送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企业主体安全责任,降低传统现场检查频次。目前,新虹辖区内已有1046家企业完成注册并接入系统。
记者在大屏上看到,冠捷大厦内某企业在自查时发现消防栓的报警器出现了问题,并及时整改,通过系统方式上传整改佐证,监管部门依据整改照片的时间、方位及内容要素进行数字化复查。如此一来,在安全底线不降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现场检查的频次减少,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能将自己的检查数据及时进行上报,从而更好地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新虹街道城运中心(安监条线)副主任黄启帆介绍,企业每月通过系统完成自行安全检查并上报数据后,后台会实时汇总分析,实现分级分策管理:对安全意识强、隐患少的“绿色企业”,部门及网格检查频次相应减少;对安全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则加大检查力度,倒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流程再造实现“减负”又“增能”。系统上线前,企业安全检查依赖部门检查人员开具纸质单据,每月上百张单子汇总需耗费3个工作日,专项任务通知更是要挨家挨户传达,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如今,数字化流程改变了这一现状:检查完成后,结果和隐患数据自动留档,工作留痕清晰可溯,便于后期查阅;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检查数据当天即可完成处理。据悉,该系统的覆盖范围广泛,既涵盖商务区楼宇、宾旅馆、酒店、规模租赁场所等重点企业,也深入民生关联领域:居民区电动自行车停放点由物业和居委会通过系统同步开展检查;居民常去的虹桥天地、龙湖天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也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检查”的双重机制,借助系统数据实时掌握安全动态。下一步,新虹将根据企业试用反馈持续优化系统功能,让“数治应急”系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守护辖区安全的“数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