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持续擦亮“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金名片,彰显徐汇区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区发改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营商一街一品”专栏,聚焦街镇特色品牌如何以“小切口”推动营商服务“大提升”。其中特别设置“基层营商企业说”板块,听中小企业讲述街镇惠企服务的切身体验。
在徐汇“一街一品”的璀璨版图上,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正以“文明走廊”为轴,编织一幅古今交融、智慧涌动的城市画卷——这条贯穿历史文脉与未来机遇的“海派轴线”,从徐光启故居的星轨起点延伸至徐家汇中心(ITC)的云端天际,将4.04平方公里的热土重塑为“产城人文”深度共生的创新生态场。
徐家汇中心(ITC)
这里,是“海派基因”的传承密码,徐光启的开放精神、藏书楼的书卷气、徐汇公学的革新魂、徐家汇书院的现代感共同构筑“海派之源”的立体坐标;这里,是“卓越之城”的立体缩影,13栋“亿元楼”擎起经济高度,ITC天际线与港汇双塔构建“垂直城市”,五线地铁枢纽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交织便捷生活;这里,更是“未来机遇”的创新磁场,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生态输送“源头活水”,数链空间的区块链浪潮与环交大人工智能科创街区策源地形成“双核驱动”。
徐光启纪念馆
徐家汇街道正以这条“文枢中轴”,为万千企业搭建一座贯通历史底蕴、现实活力与未来机遇的“营商立交桥”,一个让创新破壁、企业扎根、活力迸发的卓越生态圈。
徐家汇街道响应企业创新发展之需,成立全市首家街道商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构建“三位一体”服务矩阵——从需求洞察到维权攻坚,再到生态共建,为科技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工作站通过“三多”模式精准施策:多渠道探需,深度参与商会活动与政企座谈,为100余家企业梳理商标、专利等海内外确权需求,量身定制知产布局规划;多场次攻坚,组织20余场专题研讨,邀请资深律师、专利代理师组建智库团队,针对跨国品牌维权难题提供跨区域法律解决方案,为跨境电商出具品牌防御注册前瞻性策略;多维度联防,携手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司法+行政”双重盾牌,创新提出行政裁决快速打击侵权机制,为外资卫浴品牌等重点企业筑牢品牌防线。
知识产权周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目前,工作站已为徐家汇商圈科技、商贸、服务等各行各业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法宣培训等全链条服务,显著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以更精准、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聚焦企业落地痛点,徐家汇街道创新推出装修备案“四则运算”机制,通过“服务加法、流程减法、品牌乘法、问题除法”四维联动,为非属地企业注册迁移开辟绿色通道。
装修备案窗口服务
服务加法方面,营商办与管理办合署办公,每周一、四设立固定窗口接收备案材料,主动对接非属地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流程减法层面,针对港汇恒隆等商业载体,每周二派专人至商场物业收取备案表,提供“专人帮办”服务压缩审批时间;品牌乘法维度,联动商场物业对接新入驻品牌方,提供首发首店、人才供需等政策扶持,加速企业从“落地”到“落税”转化;问题除法领域,组建跨部门巡查组专项检查重点商业载体,提前掌握潮牌首店动态,优化政策供给推动商圈业态升级。
自机制实施以来,已接收大量装修备案需求,推动多家知名品牌企业完成属地化落户,不仅减少装修安全隐患,更畅通非属地企业转化渠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在徐家汇经营的外资卫浴品牌,我们曾深陷假冒产品泛滥的维权困境。跨区域执法效率低、电商平台取证难让市场净化举步维艰。”美标(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坦言。关键时刻,徐家汇街道主动牵头,街道商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召开专项研讨会。
徐家汇街道开展重点企业专家咨询会
针对企业面临的挑战,街道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倡导通过行政裁决快速跨区域打击侵权行为,倡议“三省一市”联动办案,树立维权标杆。同时,就优化地方营商环境提出具体建议,强化司法与行政双重盾牌。此外,还针对电商领域的维权难题,深入探讨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打击合力。
企业为街道赠送锦旗
“街道为我们量身定制的维权策略,涵盖行政快速裁决、专业团队支撑及重点商标保护,还探索了地方律师合作、流程简化等路径。这些举措不仅为我们在华合法权益筑起坚固防线,指明了方向,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徐汇区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蓬勃发展。”美标(中国)有限公司代表表示,“通过街道协调,维权流程大大简化,让我们能将更多精力专注核心业务。这种‘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的营商态度,不仅筑牢了我们的权益防线,更坚定了我们在徐汇深耕发展的信心。”
记者:李芊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