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不出小区,就能买到新鲜蔬菜水果!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14 21:10:23

“一个小冬瓜,两个西红柿,一斤鸡蛋,两根丝瓜,一包莲子,一共是20元。阿姨,这些菜有点重,你先慢慢往家走,我一会儿就给你送到家。”“老游,自从你这个菜点来到长乐邨,不仅大家买菜方便多了,你对我们老年人也好得没话说!” 这是8月11日上午发生在长乐邨便民菜点前的一幕。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买好菜之后,摊主游利军主动提出为老人送菜上门,这一贴心之举,获得了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今年3月,应社区居民的呼吁要求,在区人大代表、锦江居民区长乐邨自治家园执委会的共同努力下,长乐邨便民菜点“重启”,为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居民们不出小区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

由于市中心菜场少,不少小区周边一公里内没有买菜点,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地处陕西南路39弄的长乐邨小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8.8%,其中,不少老人不擅长网购,倾向于传统的买菜方式,“买菜难”成为困扰老人的“痛点”。2024年,锦江居民区曾在长乐邨108号试点便民菜点,虽然缓解了老人们的买菜难题,但因前去购买的人数不多,摊位出现严重亏损,摊主无奈退出,居民们重回“买菜难”困境。

“老人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长乐邨自治家园公房执委会和联系长乐邨社区的区人大代表乔丽娜没有选择“绕道走”,主动挑起了“破题”的担子。他们深知,买菜难不仅是生活需求的问题,更是社区治理的考验。要破解困局,只有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各说各话”走向“共商共治”。他们和锦江居民区党总支一起,积极发挥居民自治共治作用,就收集到的居民共性需求开展讨论;为了推动问题尽快解决,他们多次实地调研设置便民菜点的可能性。

今年2月,一份精心设计的“长乐邨便民菜点需求调查问卷”在居民区内广泛发放。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0%的居民表达了对设立便民菜点的强烈需求,居民们普遍认为,设立便民菜点能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提高生活品质。大家希望便民菜点能够提供新鲜、优质的菜品,确保食材的品质与安全;服务时间既能满足居民的买菜需求,又不影响居民们的正常休息。考虑到长乐邨有着百年历史,是都市漫步客们常来的打卡点,居民们还提出菜点在经营的同时,维持环境整洁卫生。

这些意见和建议,既反映了居民们将自身需求和邻里生活、小区治理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也确保了便民项目的实施真正符合居民们的共同利益,为后续的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置菜点达成共识后,供应商怎么选成为新的难题。乔丽娜代表把这一难题带到了街道。在街道人大工委、街道营商办和营商服务中心的大力协调之下,供应商招募工作有序进行,最终巨鹿集团成为长乐邨便民菜点的供应商,游利军为菜点主理人。

经过精心筹备,今年3月,便民菜点在长乐邨小区内重新开张,每周一、三、五上午7点至11点,经严格筛选后将新鲜的蔬菜瓜果送到居民们的家门口。

乔丽娜代表(左三)和锦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建群(左二)在菜点查看菜品品质

不曾想,营业一季度后,由于人流量不足,新的菜点也出现了亏损。“唯有共赢才能长久。菜点为了居民在坚持,我们也要为菜点减少亏损想想办法。” 乔丽娜代表和执委会成员和主理人游利军进行深入沟通,与多方协调争取支持,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在小区入口处设置告示牌等形式,努力提高菜点的知名度、吸引力和人流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菜点的人流量逐步提升,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源,“回头客”也较多。如今,长乐邨便民菜点不仅成为邨内居民购买蔬果的首选,还吸引了延中、南昌等周边其他社区的居民前来购买。

乔丽娜代表持续关注便民菜点运营情况

在人大代表与长乐邨自治家园执委会的携手努力下,在居民们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协商共治和民主决策,成功解决了困扰老人的买菜难题。这不仅体现了人大代表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更是代表走进网格、积极参与社区共治的生动案例。未来,相信在各方的持续努力下,长乐邨小区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居民们的幸福感也将不断提升。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刘晓静

图片 / 宋梅 瑞金二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来福州路,遇见“兔小布”吧!

2. 秋意“绿”动进楼宇,六大工坊“动手做”!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