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高度透明且快节奏的时代,城市化形成了陌生人社会,技术发展带来了社交疏离、社会信任缺失等议题。我们该如何摆脱对人与事无感的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安生”? 人类学家项飙的《你好,陌生人》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考路径。该书也是继项飙的“附近的消失”之后,再度聚焦现代人的精神处境。 从艺术家刘小东对身边陌生人身上的生活感的观察,到犯罪研究者何袜皮对城市中的陌生人保安群体的研究,从纪录片导演李一凡镜头下选择自我陌生化的“杀马特”,到社区营造实践者刘悦来带动陌生人一起做点事情的“花园实验”,再到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对园区“以动物为中心”的设计营造。该书会聚了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切入“陌生人”这一主题,探讨现代人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重新发现他人,重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连接,也揭示了陌生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及其背后的社会变迁。 《你好,陌生人》反思了这种“陌生化”带来的孤独与疏离,尝试通过鲜活的对话与实践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人和物的关注,引导人们重新找回对身边人的感知与理解,构建一种“安生式”的思考方式,进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行动点。 “你好,陌生人”,不是要我们直接跟陌生人交朋友,而是去观察、去注意、去想象,这个陌生人,他此刻在想什么?学会看人之后,你周边的面目会清晰起来。 记住一棵树的花期,和保安打个招呼……通过具体的行动,在陌生化的洪流中看见他人,看见自己,或许我们就会在疏离的洪流中,重建属于自己的生命质感。 相关链接: 夜览·享读|《人性的弱点》:解锁人际关系的终极智慧 夜览·享读|《旅行杂志》:原来100年前就有了Citywalk 记者:马自豪、王小晴、施悦炜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