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TIME
简单派:“随便弄点就行”
位于蒙自西路上的蒙西菜场是上海市黄浦区的网红菜场。傍晚时分,水产摊前,李阿姨一边和水产摊老板娘嘎讪胡一边挑着虾。“今朝最后两斤虾,虽然没早上活泼,清蒸还是够格的。”她边说边麻利地挑拣着,塑料袋里两根带着小黄花的本地丝瓜弯成月牙状,“丝瓜加个蛋炒一炒,黄瓜拍一下,三个菜清清爽爽,弄起来也方便。这种大热天不高兴晚饭弄得太复杂,随便搞点小菜就行了,回去再蒸口粥,吃剩下来的当明天早饭。”
精致派:“天再热也要吃得像样”
小菜场里阿姨浓度还蛮高的,在菜摊前,拎着三四个塑料袋的林阿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买了一斤肉,一半白切一半放汤,再来个毛豆炒蟹,素菜刚刚在这里买的,生菜蚝油,还有半只鸡备着。”被问及为啥要买这么多菜的时候,林阿姨脸上笑容更加明显了,“家里小孩暑假住过来了呀,本来就我和老头子两个人吃么可以简单一点,现在小朋友在么肯定要精致丰盛一点的呀!”蓝色衣服人字拖,四十多岁的冯师傅右手的马甲袋已经鼓鼓囊囊的。“下午的鲍鱼便宜十块钱,两只才花了八十多。”他得意地展示着,“一只切片炒西芹,一只炖鸡汤;基围虾一半白灼,一半剥虾仁炒蛋。再炒个空心菜,青菜和土豆烧个冷汤。人家讲‘晚饭要吃得好’,天再热也要吃得像样,这就是上海人的腔调。”
省心派:“买菜吃力,一次性多囤点”
菜场出口边上,周阿姨的购物车像个移动的杂货铺。五斤特价肋排用保温袋裹得严实,买二送一的冬瓜摞成小山,还有土豆、洋葱等耐储菜。“这种天气天天买菜要中暑的。”她擦着汗说,“肋排分三份:红烧、糖醋,再做点肉丸冻着。”其实冰箱里还有昨天的剩菜,“晚上热一热,再炒个青菜就能对付一顿。”她拍了拍车里的食材,“天气热,不高兴反复来菜场,多囤点总没错。”
菜场里的选择,千人有千种:有人活在此刻,有人谋划未来;有人追求效率,有人讲究仪式。但无论哪种选法,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归宿——让日子过得踏实,让自己吃得适宜。大热天的夜晚,千家万户的厨房正热闹起来。锅铲翻炒声中,藏着最朴素的真理:生活不在别处,就在这一篮菜、一餐饭里。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刘晓静
图片 / 庄时鸣(实习)
视频 / 庄时鸣(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虽迟但到!高温黄色预警
2. 这是不要钱就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