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瑞金医院第十二季医学体验营拉开帷幕。60名来自全球的高中生、医学生等走进瑞金医院手术室、病房与医学模拟实训中心,“零距离”观察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场景。上午,营员们分为六个小组,跟随带教专家们“沉浸式体验”难得一见的医学场景。
在心脏外科,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赵强教授心脏手术的神奇时刻,从心脏停跳到恢复搏动,大家仿佛观看了一场生命重启的魔术表演。大家还穿上手术服,跟随专家一起体验血管缝合的精细操作,体验了一次“心脏工程师”的工作。最让人惊叹的是临时代替心脏工作的体外循环系统,有了这台机器,病人可以正常进行血液循环,而医生则在患者静止的心脏上完成手术。
“当我在胸外科第一次看到肺脏的3D模型,还有粉嫩的猪肺泡如海绵般舒展又收缩,才明白‘呼吸’竟是如此精密的机械艺术。最震撼的是看到李鹤成主任演示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精准如绣花,原来未来手术已悄然到来。”胸外科的营员感叹道,通过观摩肺脏3D模型,同学们从视觉、触觉上观察理解肺泡和支气管的精细结构。大家轮流体验肺移植心肺耐力的评估,每位学员都测了自己的肺功能,同时了解了6分钟步行测试中的监测心率、血氧等生理数据,让大家理解运动与呼吸健康的关系。
在肾脏内科,通过透明的3D肾脏模型和B超,让同学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肾脏的结构。清晰地呈现肾脏从健康到病变的演变过程。在体验透析技术的环节,同学们亲手参与了相关训练。“当我试着用听诊器划过患者手臂动静脉内瘘时,血管内湍流激荡的‘火车轰隆声’让我震撼。谢静远主任指着患者内瘘处跳动的脉搏说,‘这就是生命的潮汐’时,我意识到,肾脏科医生真的既是人体水利工程师,更是生命节律的指挥家。”营员徐天海感慨道。
“这是我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体验。”来自上海市位育中学的高二学生丁韵涵说,这次体验让她对医疗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如此精妙仪器让我感到好奇,在AI的帮助下,年轻医生和资深专家的经验差被缩小。在超声诊断科的观摩过程中,同学们对AI系统快速识别甲状腺结节的能力连连称奇。实操环节中,同学们手握超声探头亲眼看到自己的肾脏、甲状腺,大家感到既新奇又震撼。同学们还参观了上海首家“AI +超声联合创新实验室”,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AI辅助诊断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周佩军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协作,练习肾脏血管缝合,沉浸式地理解关键步骤。“今天是一次奇妙又震撼的体验,以前只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今天走进了现实,走进了神秘又神圣的手术室,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营员兴奋地说。
在肝移植病区的体验者仿佛真的成为了移植团队的一员,大家近距离观察如何在患者体内精准切除肝脏中的病变部位,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脏器功能。在肝移植科,同学们在宋少华主任的讲解下尝试在腔镜下夹起豆子,结果发现这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进一步理解了腔镜技术的精准操作与应用。
“当我换上手术服,进入无菌手术室,听到复杂的仪器碰撞的声音,与患者心率的‘滴滴滴’声,伴随着手术室中的消毒水味与淡淡的血腥味,以及医生急促的低语与眼花缭乱的操作,给予我无限的压力,仿佛那床上的病人便是我。”奉贤中学宋瑞涵同学体验后坦言,对父亲的医者身份有了全新认识。 曾经不理解为何父亲回家倒头就睡?如今,他体会到了医生工作的艰辛与伟大。父亲的坚持与热爱,成为他医学道路上最骄傲的榜样。
南通大学医学院大二学生谢立诚说,这次体验不仅让他对肾脏疾病有了直观认知,更让他感受到医疗工作的责任重大,对医者职业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与敬畏。
在完成器官移植临床观摩后,营员们来到瑞金医院模拟医学实训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伤急救技能培训。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3日恰逢淞沪抗战爆发纪念日,此次培训既是对战地救护精神的传承,也是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实践。
实训中心导师系统讲解了头部、臂部及腹部创伤的规范包扎技术,以及安全高效的担架转运流程。在模拟演练环节,营员们分组协作,有的扮演伤员,有的负责包扎固定,还有的进行担架转运。大家配合默契,动作规范,真实还原了急救现场。
“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担架转运也有这么多门道。”第一次参加创伤急救培训的徐辰阳同学感慨道。通过沉浸式体验,学员们不仅掌握了急救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模拟实训中心主任史霆说,希望更多人理解急救的意义,播撒“人人可救人”的种子。
在下午的分享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寄语年轻营员要珍惜这段最富活力的青春时光,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他建议年轻人通过多多参加各种体验营寻找真正的兴趣所在,找到热爱的事业并做到极致。“年轻人要勇于尝试、勇于失败。”
随后,六位医生为大家讲述他们从事医学数十载的难忘经历以及器官移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据介绍,全球每3分钟就有1人加入器官等待名单,5人中仅1人能等到希望;在中国,这一比例更低,8人中仅1人能获救。当心脏、肺、肝、肾等器官衰竭,“换个零件”为何如此之难?又如何从不可能走向可能?6位瑞金专家的讲述,串联起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在瑞金医院,器官移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1977年10月21日,瑞金医院的林言箴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1978年,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在瑞金医院完成;1981年,瑞金医院开展同种异体原位胰腺移植,再领风气之先;2002年,李宏为等完成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2004年末,瑞金团队完成的亚洲首例“腹腔七脏器簇联合移植”……如今,瑞金医院是上海唯一一家拥有全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
分享会上,瑞金医院党委书记胡伟国表示,体验营活动不仅能让青少年了解医学、感受医者仁心,更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移植手术作为医学高峰,展现了团队协作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瑞金医院作为我国器官移植发源地,在心脏、肝脏等多器官移植领域创下多项纪录。他鼓励青年学子报考医学专业,未来在瑞金医院实现医教双栖的理想。
为何将今年的医学体验营活动主题定为“器官移植”?宁光院士说:“我们既要破解技术难题,更要让生命延续的意义被看见。”今天,60名全球体验者近距离接触器官移植场景,感受医学力量。未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走进手术室,举起手里的手术刀,去点亮无数在黑暗中徘徊的生命之光。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刘晓静
资料 / 瑞金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部分长者餐厅调整公告!
2. 上海大世界,招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