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热词丨为“流动”的他们点一盏灯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8-14 10:25:40

近日,在嘉定区,由公安部门牵头、协同多方力量的治理“微网格”主动跨前,为流动中的就业群体排忧解难:省际间穿梭的大货车司机,可以在“嘉有新驿”货车司机之家住宿周转,昼夜连轴转的网约车司机则能在“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歇脚休息,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可以在“暖新驿站”吃上一顿热餐……此心安处是吾乡,越是流动中,越需要家的安全感。

城市温度在方寸之间

外卖送达时,我瞥见小哥后背晕开的一片深色汗渍,额角的汗水正顺着发梢滴落。这滚烫的夏天,他们依旧穿梭于城市蒸腾的街道。那一刻,我忽然想到,这些小哥大多与我年纪相仿,为了生计日夜奔忙,他们的疲惫与尊严,城市是否真正“看见”并回应了?

在新成路街道,百联嘉定购物中心西侧那座亮橙色的“红石榴”驿站建成已有一年多了。它不过是一个集装箱的体量,却盛满了令人动容的温情——空调的冷气驱散了燥热,冰箱里备着解暑的冰饮,两侧整齐排列的充电桩解了“里程焦虑”的燃眉之急。无论何时路过,都能看到外卖员们靠在椅背上喘口气、坐下喝口水,这小小的空间便瞬间拥有了超越物理意义的价值。它不再只是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成为疲惫身心得以片刻休憩的“家外之家”。

放眼他处,嘉定街头巷尾悄然出现的“爱心冰柜”不在少数。这些微小的举措,本身就是城市向奔波者递出的一张无言名片:我看见了你的辛苦,也尊重你的付出。在城市的钢筋森林里,“爱心驿站”点燃了人性的暖意,它让异乡打拼的年轻骑手们明白,纵然故乡远在千里,这座城市依然愿意为他们留一盏归家的灯。

我接过外卖,小哥脸上舒展的汗水与笑容,竟比手中那杯冰饮更消解了炎夏的燥热。或许城市真正的温度,不在于霓虹的璀璨,而在于它能否在方寸之间,为每一个为生活奔走的灵魂,留一处被“看见”、被“安放”的角落。

——杨晨伟

为“新”群体留一扇门

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就业形态多元化的当今社会,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城市肌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这些终日穿梭于城市街巷的“行路人”,却常常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处于“隐形”状态。嘉定区创新的“微网格”治理模式,以其精细化、人性化的实践,正在打破这种区隔,让流动群体在物理空间和精神认同上都获得了应有的位置。

这一治理创新源于对流动群体真实诉求的深刻体察——从超长工作时间到简陋的居住条件,从频发的矛盾纠纷到匮乏的维权渠道,再到缺失的城市归属感。如今,一个个温暖的服务举措正在改变现状:整洁明亮的司机之家为长途跋涉者提供安眠之所,设施齐全的服务站成为网约车司机的休憩港湾,遍布街区的爱心驿站让外卖骑手吃上热乎饭菜。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更抚慰了漂泊者的心灵,彰显了城市的人文温度。

一盏灯的光芒或许微弱,但当无数这样的灯光在城市中亮起,便能驱散流动时代的孤独与冷漠。当城市学会为流动者点灯,这灯光终将反哺城市自身,实现“新”群体与美好城市的“双向奔赴”。

——Domino

从隐形人到同路人

作为一名基层社会工作者,看到马陆镇服务流动新就业群体的一系列举措,我特别有感触。针对“进门难”“休息难”“停车难”“就餐难”等现实问题,马陆镇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让小哥及时享受暖“新”服务带来的便利,充分感受城市的友好善意。

这些流动新就业群体看似离我们很近,却像城市里的“隐形人”,藏着太多难以言说的疲惫和无奈。马陆镇打造的“暖新驿站”“司机之家”,正是精准击中了这些痛点——提供热饭热饮、临时休息点,看似是小事,却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这些服务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构建起社会支持网络。我们在开展街区服务时,经常遇到服务对象因缺乏归属感而产生心理压力。当“流动的人”有了固定的“停靠点”,不仅身体得到休息,心理上也会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这种情感支持,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更让我感到有意义的是,这些服务还蕴含着“助人自助”的理念。我们街区曾尝试组织外卖骑手参与街区志愿服务,发现当他们感受到被关怀后,都很愿意回馈社会。当流动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他们也会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治理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温暖网络。城市的温度,不在于它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它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温暖驿站”,让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人,都能在奔波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灯。

——Janice

七嘴八舌

人们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一定要记得那些提供便利的人,也为他们创造便利和舒适。——未然

爱心驿站这一方小小天地,为户外工作者遮蔽了大雨、酷暑,也成为他们心灵的落脚处。——点点点

爱心驿站拥抱着每一个进出的劳动者,成为他们在城市的后盾,让他们更有底气地书写动人的故事。——尤诺

多数打工者觉得自己很难融入大城市,时刻被“外来者”身份捆绑着。而爱心驿站成为了他们与城市的联结。——fly

驿站和劳动者互相滋养着,城市中的人们不再孤独,社区被层层暖意包裹。“附近”未曾消失,只是幻化成了新的形态。——薄荷草

城市运转离不开劳动人民,是他们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底色,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驿站为他们提供温暖。——柠萌茶

来源:嘉定报
编辑:顾娴慧、倪丹丹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