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沪上非遗美食遇上粤菜精粹,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近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澳门联谊会主办,沪澳经济文化发展协会承办,黄浦海外联谊会、徐汇海外联谊会等支持的2025沪澳非遗美食文化交流体验营于澳门盛大举办。黄浦老字号的非遗美食璀璨亮相,一场融合沪澳两地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盛宴,热烈上演。
作为底蕴深厚的上海餐饮老字号,大富贵酒楼此次携两道入选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经典海派徽菜——杨梅圆子和金银蹄鸡亮相澳门。
大富贵酒楼的海派徽菜烹饪技艺在2007年列入黄浦区非遗项目名录,在传承徽菜传统的同时,融入海派文化的独特韵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食风格。在澳门非遗美食文化交流活动中,这两道菜品备受关注。选择它们,不仅因其在大富贵酒楼非遗徽菜谱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更因其所需主要食材在澳门相对易得,便于原汁原味地呈现。筹备过程中,由大富贵酒楼徽菜烹饪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龚文师傅领衔的团队始终坚持“守正”原则,不做任何改动,力求百分百保留非遗美食最纯正的传统风味。
金银蹄鸡是大富贵酒楼的招牌菜之一,采用“三料同炖”工艺,将鸡肉、猪蹄与多种秘制香料一同炖煮。杨梅圆子作为徽菜代表,经大富贵酒楼研发团队改良,形成了独特的沪派版本,兼具颜值与口味,酸甜适口,令人回味。
活动现场,大富贵酒楼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好奇的食客们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来自千里之外的上海特色。当杨梅圆子酸甜诱人的香气与金银蹄鸡浓郁醇厚的鲜香在空气中交织弥漫时,现场观众充满期待。
据大富贵酒楼总经理奚伟中介绍,此行不仅是为了展示地道美食,更深层的目的是通过与澳门美食爱好者及当地老字号的深度交流,探寻品牌在澳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在发展机遇。据悉,在与澳门一家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初步合作中,大富贵酒楼的第一批产品落地澳门后已获得“味道正宗,上海特色鲜明”的高度评价,为其未来在澳门开设实体门店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同场举办的上海非遗美食文化训练营(体验中心)澳门站活动,将非遗传承课堂搬到了濠江之畔。在互动体验环节,上海非遗点心大厨现场指导澳门小朋友亲手制作寓意吉祥的定胜糕。孩子们在大厨手把手示范下,学习筛粉、填馅、压模等传统工序,沉浸体验非遗技艺的乐趣与成就感。大厨表示,能把上海的老味道、老手艺以如此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澳门的小朋友,是此行最有意义的事。现场特设展台,展出大富贵酒楼桃山皮点心、国际饭店蝴蝶酥、老城隍庙五香豆与梨膏糖等一众上海知名非遗点心产品。
自1934年诞生于上海国际饭店起,蝴蝶酥便以其宛如展翅蝴蝶的精致造型、入口即化的酥脆质地和浓郁纯正的奶香,成为经久不衰的上海标志性点心。其制作技艺繁复考究。在此次澳门非遗交流活动中,蝴蝶酥甫一亮相便引发热烈追捧。其独特的奶香酥脆风味,令食客叹服于工艺之精湛。负责展位的工作人员虽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蝴蝶酥当之无愧地成为现场人气焦点。
同场亮相的,还有承载上海老城厢百年记忆的非遗美食——老城隍庙五香豆与梨膏糖。那句“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的流行语,道尽了五香豆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其独特的品尝方式——含、咬、嚼、回味,让澳门的食客在咸甜交融的奇妙转变中,细细品味那份穿越时光的经典海派韵味。而同样源自老城隍庙的梨膏糖,历史悠久,以白砂糖、梨膏及多种中草药(如川贝母、枇杷叶等)熬制而成,具有止咳化痰、润喉清肺的功效,2021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梨膏糖已发展出品尝型和药用型等多种品类,既是老上海的记忆,也是深受欢迎的特色伴手礼和养生佳品。
上海非遗美食文化在澳门的成功交流,不仅让澳门市民和国际游客亲尝地道上海风味,更在沪澳之间架起了一座美食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不仅是味觉的传递,更是文化血脉的延伸与情感共鸣的纽带。上海澳门联谊会会长冯仪表示,期待未来与黄浦海外联谊会继续携手并肩,进一步深化沪澳在旅游、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交往,推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
近年来,黄浦海外联谊会积极推动黄浦老字号“扬帆出海”。从香港“家乡市集嘉年华”到沪澳非遗美食文化交流体验营,从小笼包到五香豆,从梨膏糖到徽菜,黄浦海外联谊会正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区内优秀企业参与,为黄浦品牌“走出去”提供绝佳舞台。一个个满载黄浦特色的摊位,成为闪耀的“上海名片”,更成为黄浦老字号扬帆出海的“桥头堡”,向世界讲述着最动人的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记者 / 王月华 袁霖(实习)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黄浦海外联谊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乘风凉”的“厅宝”在等你哦!
2.814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