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展示品牌、拓展市场的关键渠道。当前,新型广告设置、临时活动及市集布设的需求日益增长,涉企检查的规范性与透明度直接影响着营商环境。为增进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提升监管服务效能,8月12日,区绿化市容局在市绿化市容局景观处的指导下,联手湖南街道举办“阳光监管·智绘营商”政府开放日活动。活动以“公开、透明、共治”为原则,邀请企业、行业代表及专家召开座谈会,推动户外广告管理从“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
活动伊始,与会者参观了湖南街道首个片区级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和首个片区级楼宇企事快办工作站,了解了相关功能区域及服务事项指南。据了解,湖南街道持续推进“企事快办”工作机制,针对楼宇、街区企业的高频诉求,分别整合10大类54项、9大类52项服务清单,将服务端口前移至企业“家门口”,实现诉求响应“零时差”、事项办理“再提速”。同时,街道延伸服务触角,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让“企事快办”不仅快在流程上,更暖在企业心坎里。
参观党群服务站
进入咨询解答环节后,与会人员结合户外广告管理现状及营商环境优化目标,围绕市集等临时广告设施设置和新型户外广告设施应用场景展开讨论。市绿化市容局和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回应了参与者的疑问,并对涉企检查进行“阳光化”进行说明,强调“监管为民、服务助企”理念。
企业代表围绕户外广告、景观灯光等方面工作进行咨询
夜间经济、市集文化是彰显城市烟火气的重要载体,临时广告设施则是展现市集特色的关键“窗口”。近年来,全市积极鼓励各区探索市集管理新模式,徐汇区率先试点的“一市集一方案”市集备案管理模式,通过个性化服务有效破解了“放活市场”与“管好秩序”的难题。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徐汇区还试点推行了“双随机+重点监管+信用评价”联合检查机制,通过整合检查事项、实施分类施策,实现了监管工作“既精准又暖心”。
随着裸眼3D、互动投影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户外广告正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交互”转型,逐步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活动中,不少企业代表围绕户外广告、景观灯光等方面工作进行咨询。相关负责人认真收集企业在广告设施管理中的痛点与建议,认真记录、逐一回应。
记者:姚丽敏、施昱辰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