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浦东创新药率先“试水” 医保商保“双目录”,创新药发展迎来更多增量资源和发展空间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8-13 18:34:23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示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布通过了“医保双目录”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


根据公告,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记者了解到,不少浦东创新药企业率先“试水”,并已通过创新药商保目录的形式审查。其中就包括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及今年刚刚获批的罕见病国产1类创新药注射用维拉苷酶β(商品名:戈芮宁)等。



打造多元支付模式,意味着国内创新药市场将有望迎来更多增量发展空间,全面提升产品可及性。

为创新药发展争取更多增量资源

此次“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包括高值抗癌药CAR-T产品、多款治疗罕见病药物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记者最新从复星凯瑞了解到,其在浦东打造的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已顺利通过创新药商保目录的形式审查,一旦正式纳入目录,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在惠民保项目的实际运行中,奕凯达®已展现出良好的支付适配性。以上海“沪惠保”为例,该产品已连续4年将奕凯达®纳入特药保障目录,参保患者在符合适应症条件下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药品费用报销。过去3年已有80多例淋巴瘤患者通过“沪惠保”获得奕凯达®治疗理赔,累计赔付金额超过4000万元,不仅极大提升了治疗可及性,更让患者迎来了新的希望,而类似的保障方案已在多个城市的惠民保项目中落地实施。


另一家浦东创新药企业也传出好消息:北海康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康成”)在13日宣布与中国创新品牌商业化平台——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医药”)达成股份认购协议时透露,包括今年5月最新获批的注射用维拉苷酶β(商品名:戈芮宁)在内的公司三种上市产品目前均已通过了创新药商保目录的形式审查。


此次战略股权融资也将优化北海康成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并增强其商业能力,力推针对罕见病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

国家医保局表示,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审核。不过,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这类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基本医保目录,还需要经过严格评审程序,通过专家评审的独家药品谈判成功、非独家药品竞价成功才能最终纳入目录。

但不难发现,医保商保“双目录”申报,无疑给创新药企业带来了更多市场新机遇,为创新药发展争取更多增量资源。

新政力挺创新药,扩大创新药发展空间

伴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中国创新药企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日,国家医保局还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强调要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


这对于目前价格仍处于高位的细胞治疗来说,无疑给创新型企业带来了一剂“强心针”。 2023年6月,奕凯达®新适应症(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获批上市。复星凯瑞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新适应症的拓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记者了解到,复星凯瑞自首款产品上市以来,就积极响应并参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深度参与惠民保及商业健康险项目,为高值创新药在商保应用中积累了从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到赔付等全流程的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成熟且可复制的CAR-T多元支付模式。


“随着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发布,我们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我国创新药支付生态的破局与重塑,值得期待。”复星凯瑞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样满怀期待的还有深耕罕见疾病领域的北海康成。据悉,该公司目前拥有10个具有可观市场潜力的药物资产组合,其中包括3种已获批上市产品和7个在研药物。这些产品均针对一些较普遍的罕见疾病。


随着医药技术发展,一些昂贵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相继上市,仅靠基本医保制度难以完全支撑,国家医保局正在着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创新药拓展发展空间。根据最新发布的《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也提出,浦东将持续“育新”,推动细胞基因持续集聚引领,实现多病种突破等。在市场开拓方面,助力创新药械产品“入院、上网、进店”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