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宝山区友谊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组织开展“红色传承·童心向党”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手工实践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活动吸引了近40名社区少年儿童参与。 活动以居委为阵地,精准对接未成年人暑期需求,将科学教育与趣味手工相结合,既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健康、有益的暑期活动选择。
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三村 一群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的小朋友们 正在开启一段属于他们的航天梦想之旅~
活动现场,老师给小朋友们科普了火箭的知识,从火箭的起源到现代火箭的构造,再到火箭发射的原理。小朋友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提出一些天真又有趣的问题:“火箭为什么要做成尖尖的形状呀?”“火箭能飞到月亮上去吗?”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让小朋友们对火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把纸杯当作火箭的主体,用彩纸为火箭“穿上”漂亮的外衣,装上简单的发射装置……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火箭终于制作完成了。“三、二、一,发射!”最后,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们纷纷按下发射按钮,一个个小火箭如同离弦之箭,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小朋友们追着自己的火箭奔跑着,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以梦为翼,童心向蓝天
“老师,飞机又重又大,是怎么在天上飞呀?” 在宝钢八村的飞机小模型制作活动中 孩子们被激发出满满的求知欲 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老师向他们讲解了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让孩子们了解升力、阻力等关键知识。随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一步步组装零件、固定机身,制作属于自己的飞机模型。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当属试飞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举起亲手制作的飞机,奋力掷出,比谁的飞机飞得更远、更稳。有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引来阵阵惊叹;有的则很快坠落,但小主人们并不气馁,立刻开始检查调整,准备再次尝试。通过亲自动手,孩子们感受到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触摸和改变,孩子们仰望天空中翱翔的模型飞机时,他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兴奋,更有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更深刻感受到先辈的奋斗精神,在心中播撒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接下来,友谊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将继续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成长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讯员:陈曦
编辑:张婧瑶(实习)
资料:友谊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