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奉贤 > 文章详情

奉城陈桥往事图鉴:玩具厂的发条声、航塘港的船鸣……哪段记忆戳中你?

转自:上海奉贤 2025-08-11 20:16:38

陈桥记忆

一起找寻当年的感觉

30年前的陈桥是什么样的呢?

是啊,是什么样的?

黑白电视,发条摆钟、脚踩式缝纫机等物件在脑海之间持续闪现。30年,那么遥远,又那么近。模糊的记忆随着脚步移动,慢慢勾勒出逐渐清晰的轮廓。

30年,物是人非,30年,快速发展,但依旧能找到那一年的些许模样。新农村的风貌早已覆盖90年代的陈旧之感,但盖不住那一代人深深的记忆

今天,跟随笔者的记忆回顾,一起探寻曾经的陈桥是什么样的?

#01

陈桥油库

90年代区域地标没有团青公路,也没有航塘公路,陈桥油库是回家的必经之地。几个标志性的“大油桶”矗立在当时并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极为醒目的区域LOGO。外头人不一定知道陈桥村,但一定知道陈桥油库的存在。回家第一站,这也成了陈桥几辈人的深刻记忆。而今,陈桥油库依旧在,但多少人还知道、记得它,就不得而知了。时代的发展就是大浪淘沙,不进则退,留给陈桥村人的可能更多的就是当年的璀璨回忆

#02

陈桥村玩具厂

#玩具厂#

孩子们的神往之地:陈桥村玩具厂,这也是一代人的记忆之地,是当时小朋友们的梦想之所,盛产很多类型的小玩具,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种上了发条会像旋转木马一样“爱的魔力转圈圈”的玩具。记忆里,多少小朋友都偷偷潜入其中,一探“新鲜玩意”的真面容。在当年,玩具厂也算是风头无二。

#03

老年活动室

爷爷奶奶们的集中之处:陈桥村路航塘港桥下来的这幢房子,最东面就是当年老年活动室的所在地,中间是老的轧米厂。对于90年代的孩子来说,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的,而老年活动室,是爷爷奶奶们绕不开的一处场所。对其印象深刻,完全出于一个“Yan”字,记忆中,室内“Yan雾缭绕”,室外“Yan壳成山”。如果说,室内是爷爷奶奶们的世界,那这“山”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捡新“Yan壳”,撕成片,玩“仙女散花”,这是属于那代孩子的快乐。

#04

航塘港

村里的母亲河:航塘港,说是陈桥村的母亲河也不为过,多少故事都在这里发生。比如,童年打趣之语,“你现在打我,等你老了,用麻袋扎一扎丢到航塘港里去”。这是住在航塘港边的小孩子最多会听到、会讲的玩笑之语。长大之后,细细想来,也是颇有几分趣味在里面。小时候,见多的是装沙子、石子的轮船,快艇几乎不可见,但在航塘港上,偶尔还能见到几回,让人充满羡慕,心神往之!也许,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看一眼新鲜玩意,就再难忘却。

#05

田间地头

田间地头

孩子的游乐场:小时候的田间地头是孩子们最大的玩乐场所,在这里,随时随地都能留下快乐的回忆。以前,出去钓龙虾,路边捡根棒子,随手抓只癞蛤蟆、小青蛙,随便找个小河浜就能快乐钓上大半天。以前,早上起来,去河岸边的水草里,随手就能捞起好几只龙虾,如果拿上抄网,随便来上几下,一顿盐水龙虾就有了。以前,到了插秧的季节,小朋友都会帮着家里一起拖秧苗,到了收获的季节,也会一起帮着轧稻子,那童年的稻谷香,是刻在记忆最深处的味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桥村交通便捷,三条大路贯彻村庄,高速公路紧挨村边,而其自然禀赋也尤为优越,稻田连成片,与天成画,蓝绿交接,煞是美丽;水系勾成环,与田相隔,纵横交错,处处是景!在陈桥,没有刻意的改造,有的都是自然的斧工,美由内而发,期待与君共欣赏!

陈桥村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特约通讯员:季雨诞(奉城镇)

编辑:何海丹

•end•

往期精彩回顾

  • 高难度手术家门口就能做了!新华医院奉贤院区成功开展首例高难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夏练风姿:让生命活力尽情释放丨《奉贤报》月末聚焦

  • 青春“实”力派!这群大学生用实践告白南桥!

  • 马伯庸等大咖作家携新书来奉贤了!上海书展奉贤分会场重磅活动抢先看

  • 满满烟火气!多种玩法齐上阵,柘林“月亮市集”点亮“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