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医技再升级!市一南部成功完成首例微创全飞秒精准4.0近视矫正手术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8-11 07:17:09

准高三学生程远(化名)近期完成了“摘镜”手术,不仅在术后摆脱了眼镜,以更轻松的方式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而且双眼视力均恢复到1.0。这一手术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眼科中心屈光二科主任张妍团队完成,是市一南部首例微创全飞秒精准4.0近视矫正手术。

检查中

在手术前,程远双眼均有300度左右近视,左右眼还分别有125度和200度散光,繁忙的学业也让眼睛“备受压力”。在市一南部眼科中心专家建议下,程远接受了微创全飞秒精准4.0近视矫正手术。考虑到患者年龄小,角膜偏薄,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术后可能会高强度用眼,医生预留了远视储备。手术后,程远感觉良好,视力恢复情况也符合预期。

检查中

“框架眼镜的镜片在眼睛前面有一定距离,隐形眼镜则直接戴在眼睛上,同样的度数放置在不同位置需要进行度数转换。”张妍说。在角膜屈光手术中,主觉验光所获得的度数参数与手术执行的参数会因位置、激光矫正与镜片矫正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需要进行数据换算,即手术预测模型运算。全飞秒精准4.0正是此前手术的“智能化”或“数据驱动优化”升级版,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手术预测模型运算分析减少差异,提升手术方案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

手术中

很多人对微创全飞秒手术已经不陌生,即利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基质透镜,再通过2毫米微创切口取出,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然而除个体差异外,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手术效果,主要包括“四差”——验光设备差异、验光师习惯差异、手术设备差异以及医生手术习惯差异。

手术中

精准4.0方案基于医院多年来积累的手术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对临床效果进行深度分析与精准预测,最大程度地消除系统性误差,提升手术精准度与效果稳定性,帮助患者增强术后视觉质量。手术执行的“硬”条件,如设备和操作流程保持不变,患者需要接受的术前检查也未发生变化,无须额外准备。

张妍提示,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最合适的手术方法。而完善的术前检查是手术安全的基石,通过精准评估个体眼部条件,为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并有效筛除不适宜手术者。

■记者:李天蔚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文字编辑 张小小

■栏目责编 沈莉娜 ■栏目主编 周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