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最美检察官”推荐人选
吴翎翎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近20年来,爱岗敬业、倾力奉献,是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业务能手、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她先后办理全国首例未保领域从业禁止案、全国首例推动涉未心理服务行业规范发展案、全市首例禁止持有儿童色情视频案等,所办案件获评第二届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件”“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事)例”“女检察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典型案例”等。她是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团成员和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专题培训讲师,巡讲至全国七个省市,受众十万余人。
多年来,作为一名未检人,吴翎翎以在精研业务、探索创新、理论研究方面的累累硕果践行“扎根未检”铮铮誓言。
PART 01
精研业务苦为乐
肩扛责任自奋蹄
2016年,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为防止不认罪的被告人再次利用身份实施侵害,她提起公诉的同时,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首次建议对该其判处禁止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从业禁止,被法院采纳。
为了将预防关口前移,实现源头遏制,她大胆提议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建立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从业限制制度。2017年7月,她参与推动公安、法院、教育、民政等九家部门共同会签《关于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的办法(试行)》,首次提出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行业的入职审查与从业限制,并建立黑名单信息库。
2021年5月,为消除从业禁止执行盲区,她又参与推动相关部门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涉性侵害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执行的实施办法(试行)》,落实从业禁止执行的相关内容。2021年,从业限制制度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在全国实施。
PART 02
综合履职善开拓
幼小心灵倍呵护
2021年4月,闵行区发生一起心理咨询师孙某某利用咨询便利猥亵未成年人案件,吴翎翎作为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检察官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案件,引导侦查取证。
针对案件及走访调研中反映的人民群众关心的涉未心理咨询行业存在行业自律薄弱、民事维权困难等问题,在开展立案监督、支持起诉、公益诉讼的同时,邀请全国和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全程参与行业治理,开展专题调研、听庭评议、提出建议和提案,将法律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紧密结合,助推心理咨询行业规范发展。
本案系全国首例通过综合履职、融合监督,采用多种法律监督手段,以涉未心理咨询服务行业为切口推动心理咨询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案例。在她的积极推动参与下,2023年、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人大代表分别向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市人大提交了促进涉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和提案。
在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推动下,2024年,国家卫健委成立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发布《社会心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2024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全国首个《心理咨询机构服务规范》。
PART 03
不畏艰难争创新
全面保护为少年
2021年,吴翎翎在办理一起隔空猥亵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有买家在网络上购买儿童淫秽色情网络信息并存留在网络终端设备中。
为打击网络性侵犯罪,防止上述信息进一步扩散造成再次伤害,她探索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禁止持有有关未成年人淫秽色情网络信息规定的细化落地。她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在全市首次制发《禁止持有建议书》,得到法院支持。
2022年9月,为了促进网络儿童色情问题治理,确立机制保护,她推动区院与区公安分局、区文旅局共同签署全市首个相关体系性制度《关于禁止持有涉未成年人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的工作办法》,对未成年人淫秽色情网络信息的概念、案件类型、线索受理、流转程序、各自职责、处罚权限、同步监督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PART 04
笔耕不辍勤思考
法治阳光亮人心
经过层层选拔,吴翎翎成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为了提高法宣水平,她成为全团唯一一个在初选、决选和入选后研发的课件方向完全不同,横跨三个领域内容的成员。
针对国内法宣领域中家长课堂尚属空白的情况,她主动请缨研发,最终形成《监护监护 监督保护》课程,入选全国《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全国巡讲中,她先后至北京、广东等七省市、行程上万里开展法宣,受众10万余人。2024年8月,她受邀在“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合作项目”开展讲座,广受好评。
吴翎翎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撰写的《未成年人非羁押强制措施风险评估与控制》,获评“上海市宽严相济与逮捕条件征文评比”一等奖。她在《中国监狱学刊》《青少年犯罪问题》《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7篇;参与了专著《未成年人检察实务教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的探索与思考》的撰写;作为课题组成员多次参与重点课题的研究。由于她的突出表现,被吸纳为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