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上海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试点在崇启动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8-10 15:22:42

农业普查数据是指导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崇明区中兴镇七滧村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以下简称“四农普”)遥感测量试点工作,为全市高效推进遥感测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现场,遥感测量工作人员在田间操控无人机升空,拍摄了试点范围内的农田、大棚等农业用地、设施等,随后将相关信息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平台,工作人员再对这些图像进行识别与解译。

据了解,“四农普”遥感测量试点已在崇明、金山、浦东三区同步开展,是“四农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四农普”在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实现重大升级,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人工智能以及对地抽样调查技术,旨在准确获取主要农作物及种植业设施、畜禽养殖设施的时空分布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四农普”将使用优于(含)2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开展遥感测量,结合实地调查,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地块边界、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效解决“地块在哪、种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业农村调查处二级主任科员葛隆琪表示:“加强遥感测量工作,是推进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遥感测量作为具有数据准确性、时效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能为获取主要作物播种面积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建立可追溯、可跟踪的渠道,避免人为干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农业普查通过全面摸清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12月及明年8月,上海还将分别开展“四农普”秋冬播面积和夏播面积遥感测量工作。一系列举措将为全面建设我国农业大国目标、摸清“三农”家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陈露、宫禧

摄影:马艳(实习)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陆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