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五村小区的公共绿地旁,如今不时能看到居民散步、休憩的身影。可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一楼多家居民把绿地圈占起来,铺设地砖改成“私人步道”,将自家天井与小区道路直接连通,不少地方还堆着杂物,约200平方米的绿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这一切源于“跟风式”侵占。第一家居民铺设步道后,相邻住户纷纷效仿,不仅破坏了小区环境,也损害了其他居民的权益。
面对这一情况,石泉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没有简单处理,而是依托“多格合一”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向涉事居民宣传《上海市绿化条例》。针对居民的认识误区,执法人员反复上门沟通,用通俗的语言讲清公共绿地的权属和法律规定,从源头上破解“破窗效应”,让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整治过程中,执法队始终坚持“执法为民”。他们全程在现场指挥,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情况,主动协助搬运杂物;高温天气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最终,违规铺设在绿地上的砖块被全部清除。
绿化恢复阶段,执法队了解到五村小区正在进行提升项目,且规划包含绿化种植,便积极对接施工方,联合居委会和物业,将受损绿地纳入整体提升计划。如今,绿地正在补种和修复,曾经被分割的区域重新焕发生机。
从“私人步道”到“公共花园”,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石泉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用温情执法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精细治理在严格执法中传递温度,在为民服务中彰显法治力量。
记者:刘阳
编辑:沈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普陀区反馈会召开
扬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赴普陀区考察
热浪难挡运动潮!普陀“全民健身日”引爆市民热情
英雄钢笔联名《浪浪山小妖怪》:铱金笔尖致敬平凡奋斗者
AI科普、口腔护理……普陀统战力量让民生服务“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