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2025年全国桥牌综合锦标赛在嘉定开幕。作为国内桥牌项目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组别最全的综合性赛事之一,此次比赛为期十天,共设14个项目、22个组别,涵盖全年龄段、全人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支队伍与组合参赛。
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内的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几十张长桌铺满比赛大厅,秩序井然、安静肃穆,选手们两两对坐,凝神思考、默契配合。神情专注之中,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智力对抗正悄然上演。桥牌没有呐喊,也没有挥汗如雨,却考验着记忆、逻辑、沟通和判断,每一次出牌都藏着攻防较量。
“我没想到会一路打到全国锦标赛来。”来自浦东的参赛选手张兆毅略显激动地说,“在桥牌中,我能感受到博弈的乐趣,也能提升思维能力。与搭档的配合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对方的经验和技巧。”
张兆毅此次参加的是成人组比赛,他坦言:“这里的选手年龄跨度非常大,能和不同年龄的人过招,是锻炼综合素质的绝佳机会。一方面认识了各类选手,一方面也学习了各种打法和体系,对我帮助很大。”
除了年轻面孔,还有不少“老法师”坐镇牌桌。年近70岁的上海选手叶克君,1981年开始接触桥牌,如今已有44年“牌龄”。“桥牌是智力的比拼,不是金钱的输赢。”叶克君说,“就算吵架也是为了一张牌,不会伤感情。”他笑言,自己坚持打了几十年桥牌,一方面为了锻炼脑子,一方面也是为了交朋友,“每打一副牌,就像给自己脑子上了一次发条。”
赛事的设定也体现了桥牌运动的广泛覆盖:既有面向成年选手的公开组、女子组、混合组、双人组等多个类别,也包括U16及U16女子组等青少年赛事。
与成人组沉稳克制的氛围不同,在青年组赛区,气氛则显得轻松不少。参赛选手多为中学生和高校桥牌社成员,桌边常常能听到轻声交流。“我是在一次兴趣班里接触到桥牌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来自青少年组的选手陶彦辰说,自己曾参加过定级赛,但这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型比赛,确实有些紧张,不过更多的是收获,“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会尝试用不同方式去思考,这和桥牌的逻辑推理是相通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比赛为期10天,将于8月17日结束。除混合团体赛、青年团体赛(U16、U16女子)外,其余项目仍在报名中,广大桥牌爱好者可通过中国桥牌网专题页面报名参赛。
比赛期间,嘉定区还将组织各类配套活动,推动桥牌运动在青少年群体和市民中“破圈”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静中见智、牌上争衡”的竞技项目中来。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郭玉军、中国桥牌协会副主席徐建国、上海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嘉定区副区长丁炯炯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