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里的水管突然爆裂,该如何紧急应对和妥善处置?徐泾镇蟠东路社区给出了这样实践案例:5分钟止水控损、30分钟排查隐患、4小时抢修完成、24小时闭环服务……
一桩突发事件
彰显“教科书级”处置能效
今年6月23日,罗家锦苑11号楼4楼的水管突然爆裂,12户居民家庭受影响。蟠东路居委筹备办第一时间启动了“四方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党员突击队5分钟内关闭阀门,同步协调水务部门更换减压阀;保洁组2小时内清理积水,维保单位4小时内完成管道抢修及电梯安全检测;针对不同楼层受损程度不同的情况,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跟进机制,提供理赔代办、入户排查服务,次日安排复查进行动态追踪,确保“险情处置无死角,群众需求零遗漏”。
这样堪称教科书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蟠东路居委筹备办坚持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有力呈现。居委筹备办通过建机制、强队伍、破难题,以党建赋能物业服务全链条,有效推进了“党建强、物业优、民心暖”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此次突发事件后,筹备办还举一反三推动建立三项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专业接管攻坚。针对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专业维护短板,牵头召集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全速推进供水设施专业化移交接管流程。二是设施巡检升级。组织物业对减压阀等易老化部件开展全面检查,实行“预防—发现—处置”闭环管理。三是多方协同联动。召集物业、二房东召开三方协调会,针对低层业主损失处理达成一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共商共解”的治理目标。
一套治理体系
凸显“红色网格”治理能级
为有效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蟠东路居委筹备办构建起了“支部统筹、党员带头、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对小区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定期召开筹备办、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三方联席会议,先后牵头解决了停车管理、设施维护等多项民生问题。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联合镇城运中心、相关企业,解决地下车库电力改造等技术难题,最终安装76个智能充电口,配备过载保护、充满自停装置,实现“安全充电、便捷使用”,这一有力举措,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同时,建立健全“党支部-小区-楼-户”四级微网格体系,以“网格长-楼管家-志愿者”为核心抓手,建强治理队伍。组建16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日常巡逻、安全隐患排查、法治宣传等工作;筛选出23位口碑好、责任心强的居民骨干担任“楼管家”,落实“一管三带”职责(管好自己、带好家人、带好邻居、带好楼栋),建立“定时+错时”巡查机制,实现“网格管理到楼、责任落实到户”。通过筹备办、物业、志愿者层层联动,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户,让“红色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最前哨”。
一个考核机制
展现“红色物业”能量
如何提升物业履职能力,让“红色物业”既有“温度”更有“力度”?蟠东路居委筹备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从夯实物业管理基础入手,联合镇职能部门先后举办了多期物业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实操”强化应急处置、矛盾调解等核心能力,为高效服务居民筑牢技能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居委评议+第三方评估”双轨考核体系,每季度从响应速度、隐患整改、满意度等多项指标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公共收益分配挂钩。从而,在形成“以考核促提升”的良性循环同时,有力推动了物业整改、楼道清洁、设施维护等6大项问题,使得居民对物业工作的认可度从80%跃升至92%。
“发挥组织优势,让物业能更好、更快适应动迁安置小区的特性和居民业主的需求。”蟠东路居委筹备办党支部书记王佩新表示,“需求预判在前、服务供给在前,就能更好联合物业把问题解决在微处。”对此,上海中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焦守军深有感触:“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服务,从单兵作战变为协同治理,既推动了基础保障转向品质提升,也促使我们细致入微做好每一件事,尽心尽责为社区提供好服务。”
记者:张群
摄影:张群
编辑:朱人杰
责任编辑:胡军军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